乡愁,是梨花纷落井旁,是与蜂争食葡蔓间

作者:蛋糕,生于乡野,长于乡野,尤喜乡野风光。年岁渐长,愈发不喜欢复杂的人与事,变得不合时宜起来。唯有放归自然之时,内心方能从容而宁静。

春节临近,回家的日子也近了。关于家乡的记忆也逐渐浮现于脑海。记忆如一块鹅卵石,想的越久便越清晰,越鲜活。

家宅因地处稍偏,并无公车直达。每次回家,在一个路口下车之后,仍需步行十余分钟,方能到家。

乡村里的房屋大多有绿树掩映,门前一片宽阔的打谷场,门后数亩水田,房舍两侧杂植翠竹、白杨、榆钱等较易成活的树种。每年春季,屋舍周围杂草树木肆意疯长,而乡邻们对此到也并不在意,从不修剪。

▲黄永玉《小镇秋色》

上世纪90年代,乡邻们热衷于修筑小楼房居住,我家亦未能免俗。只是,房屋建成之后,楼上的房间多半是空着的。爸妈不喜爬楼梯,哥嫂与我均长年在外,并不常住,房间就此空置了许久。

于我而言,则更喜欢此前旧居的房屋格局。

关于旧居的格局,至今仍记忆犹新。旧居分为两进,前进为厨房与用餐之所,后进为正堂与卧室,东边一堵山墙,墙下一口井,井边植有梨树一株,葡萄一架。早春时节,不过三两日光景,梨花便尽数开放,随之又纷落于井边。

9月前后,架上的葡萄便陆续成熟。父亲置一扶梯于架下,我便每日攀在间,与喜鹊、野蜂争食。

▲黄永玉《秋水》

房屋不远处有一水塘,水塘是每一个乡村人家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是乡人们淘米、洗菜、浣衣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乡民们放养水禽的风水宝地。每年春时,乡民们会购买一些鱼苗放养其中,来年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每至干旱时节,水塘的水源难以支撑众多农田的灌溉需要,乡民们为了争夺水源,也偶有口角发生。

正因如此,许多乡民会在家宅附近开挖一至两处小水洼,以备旱季不时之需,亦可免去争夺之苦。我家屋后西北侧的一处小水洼便是父亲的杰作。为了开凿这处水洼,父亲辛勤劳作了一月有余。

小水塘完工之后,父亲又种莲藕数株。后来莲藕几经繁衍,蔓延至整个水塘。每逢夏日,荷花开放之时,美不胜收。

▲黄永玉《家乡鸟》

乡村里最美的景致当属傍晚,一幢幢绿树掩映的小屋上方,炊烟袅袅升起。主妇们开始呼唤在外玩耍的孩童回家吃饭,孩子们的应答声此起彼伏。

水塘里放养的水禽,开始陆续上岸,农人们完成了一日的劳作,荷锄返家。夜色如衣,越收越紧,各家灯火,划亮夜空。偶有晚归的人,惊出狗吠阵阵。

久居城市的人,见惯了“城市霓虹”,总会不经意间忆起些“乡村渔火”。然而,时光几经变迁,故乡也已几经变迁。所怀者,已不单纯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一种生活经历。

▲黄永玉《明月出天山》

生命有长度,更应有宽度,每个人都该去经历更多的事,认识更多的人,让生命像晶莹剔透的小葡萄,饱满而圆润。借用土耳其诗人塔朗吉的一首诗结束此篇,唯愿年后仍需外出的朋友们前途顺遂而光明。

《火车》

去什么地方呢?这么晚了,

美丽的火车,孤独的火车?

凄苦是你汽笛的声音,

令人记起了许多事情。

为什么我不该挥手舞手巾呢?

乘客多少都跟我有亲。

去吧,但愿你一路平安,

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女人与女人 突然发现我爱上了她,之后,我忘记了她。但她始终在我的记忆里。 她开始影响我,影响我的思想。 明知道她只...
    鬼焉阅读 3,038评论 0 0
  • 奶奶的电子血压器 狗狗的吹风机 自己的电动刮胡刀 暖手宝 手表 裤子 眼镜 墨镜 鞋子
    解见阅读 1,454评论 0 0
  • 想来,荷包蛋是再家常不过的菜了。做法不难,家家户户都可做之。荷包蛋呈半月状,在我家那边也称之为蛋饺,取其形似饺子之...
    若有人兮阅读 4,340评论 7 1
  • 1.感恩和柠檬草的相遇、相知,启发了我内心对家乡的深情眷念和美好唤醒,也因此启发了我事业理想的苗芽。【前缘柠檬草 ...
    珍喜爱阅读 3,025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