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第三十天学习心得----《黄以方录》之二

今天读《黄以方录》第二阶段。

阳明先生说:“人生的大病,只是一个“傲”字。做儿子的如果骄傲,一定不孝;做臣子的如果骄傲,一定不忠;做父亲的骄傲,一定不慈;做朋友的如果骄傲,一定不信。所以,象和丹朱都不肖,也只是一个骄傲字就结束了一生。诸君要经常体悟,人心本来是天然的这个道理,它精精明明,没有一丝一毫的沾染,这里只是一个无我而已。胸中切切不能“有”。有,就是“傲”。古代的圣人有很多优点。但主要也就是无我而已。无我,就自然能谦虚,谦虚,是众善的基础,而骄傲,是众恶的罪魁祸首。

良知的道理极其简单,极其容易,但也是极其精深,极其细微的。孔子说过:其如示诸掌乎。人对自己的手掌,哪天不见到?但到问他手掌中有多少纹理时,却又不知道了。这就像我说的良知一样,良知二字一说就清楚,谁不晓得?但如果要透彻地看到良知,又有谁能看到?良知就像《易经》所说的: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把良知了解透彻了,也就是圣人了。

阳明先生对学生说:心体上不能有一点杂念沾留,就像眼睛中不能容得一点尘沙一样。一点能有多少?但它能使人满眼昏天黑地。这一念不光是指私念,就是好的念头也不能沾着,不然,就像眼睛里放些金玉细屑一样,眼睛也照样睁不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