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拜读了善疯老师大作第三章14节爱教,说实话,对真爱,我真的不懂,第15节共育,我没孩子,也不懂。第四章16节教学次第,还是没感觉。直到看到17节,道德规则才看出味道来了。
17节里面谈到了极为重要的一件事:道德受个人主观的影响和制约极大,仅适用于自我约束和激励。道德一旦被用来要求别人,就是失德和缺德。这对我真震聋发聩的一段话。我是个责任感很强的人,也有极强的公德意识。但当我戴上公德意识的有色眼镜去看待周围的世界时,得到总是失望和愤怒。我总是深感周围的人多么缺乏公德心,多么素质低下,其实按着书中的这段话,当我习惯性的用公德意识这样的道德标准去要求和看待他人时,我已然失德缺德了。正因为我自己先失德缺德了,看到的世界也必然是失德的。习惯性的去要求他人,不正是我思维缺陷的根源吗?佛法也强调,真理其实是一门“内学”,一切方向都是向内的反求诸己,而我们自身的佛性也是本自具足的,只需要去发现和开发她,而这一切,都是自心的事,本质上与他人无关。
向自己的内在求,反求诸己,千万别用道德去要求他人!就是今天的读书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