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有一位小伙伴在共读群里反思自己,我自己也同样陷入同样的局。
@山西--张计林
我的问题:每次共读内心的真实想法是,先把老师讲的记下来,不要错过重要知识点,下来后再改进。
事实结果:01.笔记中只记录内容,严重缺乏和自己的关联思考;02.下来后拖延,很少复习回顾,重新整理,只把课堂记录当自己的作品,
原因分析:01.认知紧张,形成潜在焦虑。所以共读时候总是担心自己拉下,拼命的用记得多,记得全来放松自己的认知紧张。陷入了多就是有用的大坑。02.缺乏结构化思维的意识。因为这种意识的调取能力不强,所以,不能够自我检查自己笔记的问题。03.概念不清。概念模糊导致理解困难,所以提取关键词,把这些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构架清楚就会更困难。
请老师指导@ 易仁永澄
永澄老师回答:
@199-山西忻州-张计林 最大的问题是,你不知道你求快是为了什么
199-山西忻州-张计林
@ 易仁永澄
我回顾了下自己当时决定共读时后的目标,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提高理解力,一个是构建起自己的解释和决策系统框架。所以,这两个目标应该是我做出判断的依据和标准。但一到实际上就忘了[Facepalm]。就像老师说的,总在一个楼层力努力。
永澄老师回答:
@199-山西忻州-张计林 别再求快,一旦你慢下来,就每个点打通,可能就会反复看,反复做笔记,最后的效果是无敌的。求快,死的也快~
这伙伴反思自己反思的还挺精准的啊。他的痛点也是我的痛点。
回顾在这次共读活动开始前,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提高理解力,提高思考能力,并把共读活动中的思考方法用在日常的反思日记中去。
现在回过头看这个目标,非常不具体,没有可以衡量的标准。
于是我忘记了自己的初心,被焦虑追着跑,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也为了认知紧张得到放松,我干脆也不做笔记了,给自己一个高大上的理由:重要的是听懂而不是记笔记,就是在坐着听老大讲解。
这样的我是只是获得一些启发而已,听的时候觉得好有道理,然后.. 没有然后了。
这样来看,我每天爬起来和永澄老师共读,获得的收益很少啊。我怎么可以如此辜负自己黑着眼圈起来共读呢?
我怎么可以辜负那些黑眼圈精华液的眼霜呢?
在参加活动之前,我忧虑于自己可能无法早起来共读。
但是现在从6月21号开始共读到现在,我没有一天落下来。
那么现在一般标准已经达到了,是要提高一些标准了。
那么理解力和思考力怎么通过这次活动提高呢?
原来的我,思考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是怎么样的?
经历了共读活动过后,我的理解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又要达成什么可见的水平呢?
我的大脑面对这个问题是空白的。
因为对理解力,以及思考能力这个概念的模糊,导致无法执行相关的模块。
那么先来看理解力是什么?
百度查看了,理解力的含义以及其内涵。发现它包含的内容,永澄老师已经在每天早上共读的时候,完全的展示给我看了。
结构性
理解力的一个内容之一是整体性,从整体上去把握一个文章以及内容,搞清楚结构层次,等同于结构力。
在共读的过程中,永澄老师总是首先抓关键词,在研究这些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在7月7日早上,永澄老师提出很多人的脑图价值低。老师提到脑图的作用是你把书里的信息提炼,抽取,总结的过程,也是很好帮助自己理清文章结构的一个过程。
而我那么完美的错过这个过程,为啥呢?
对结构化没有心理表征,以前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画脑图。
画脑图很浪费时间。
画脑图需要系统2一步一步很慢的思考,提炼。由于自己以前存储的知识组块并不多,调取非常的费力。
因为费力,需要持续投入注意力。而早上自己半梦半醒之间,注意力难以集中。
改进:
- 在晚上提前预习。
2.一边看书一边画脑图
3.早上起来喝杯咖啡提神。
4.默念“慢就是快”
想象力,类比力
这个能力,在共读活动中,永澄老师已经展示过无数次了。并且一再强调一定要把书本的结论或者观点和自己的认知关联,写进自己的认知体系里去。
这个理论还可以用到什么地方?
[改进] 多问自己几次这个理论还可以用到什么地方?
另外在石墨文档,在当天共读过后,花30分钟写下自己的收获,感受,并用当天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
以卡片的形式,一周以后可以整理成为文章。
从理解力这块,我暂时以这两个为目标吧。
在这两个地方上慢下来。
目标变成可以衡量的成果为:
结构化训练:
1)每次共读,尝试自己画一张脑图。
迁移,类比能力:
2)学完当天的共读,尝试用所学解释生活中1~2个场景。
最后,从永澄老师的图,来看:
要驱动自己的理解力提升,是需要有大量的长时记忆工作组块来支撑的。
而我自己读的书不够多,经历也不是那么丰富,所以在理解力的提升上,必然要走很长的路。
客观认知这个,那么RSQC,在一定的共读时间里,S是固定的,C(时间以及精力也无法投入更多,还有工作和陪伴孩子)不能追加。
RQ:每一次每张脑图,每次运用的案例能够比之前的自己进步一点点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