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于昨天读完的《穆斯林的葬礼》,却因为下午有事情而未来得及写感受,推延至了今天。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在清晨觉醒十分之时,又在脑海里细细的品味了一番,有些回味有些淡雅。
霍达,是本书的作者。这个名字对于现在这个时代来说,似乎显得有些陌生了。一位女作家,一位北京的回回。一个有着老北京记忆的回回。这些所谓的标签都极大的给这本书的定位进行了赋能,在作者流畅而又清淡的描述中,仿佛置身于那样的环境,眼前能清晰浮现出一草一木。我其实很少会去读女作家的作品。早些年度过一些外国文学中的女作家作品,感觉自我代入感较低。我当时认为可能是男女生之间的观察事物的一些细微差异造成的。但她的这部书打破了我已经僵化的认知,重新为了刷新了一遍对于女作家的认知。
我个人的生活经历与小说当中描述的场景非常之贴近,有很多点都不谋而和。比如本书中的一个重要场景“燕园”,本人也“常去逛逛”;又比如两代主角所从事的事业,本人也了解一二;再比如主角的身份设定,因为环境相似,所以感觉十分亲切;我想也可能是因为这些相似的经历或者类似的身份才对这本书有了更多的感情吧?
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身边一些爱书的朋友向我推荐过本书,但因为我主观上不太喜欢别人品评穆斯林的事情,所以内心多少是排斥的。最近一段时间在整理自己去年的书单时候,无意间发现了这本书。一则是考试后的一段闲暇时光,想放松一下自己因为考试而紧绷着的神经;二则也确实想弥补一下去年因为复习而搁置了的读书计划;三则可能是因为缘分到了吧。鬼使神差般的打开了这本书,又抱着试一试的心里读了几页。在刚开始的时候,我甚至这样安慰自己:这书反正也不算太厚,如果没意思就硬着头皮看完吧,就当是完成了一个读书任务而已。有了这样的心态,在刚开始阅读的几天里,进度一直很慢。一天大概也就看个十几页的样子,有的时候还会因为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情而搁置几天。但是到了后来,不知不觉中逐渐的增加了每天阅读的章节,越来越多的整段时间被我拿来阅读这本书。读到主角高兴处,也跟着心情舒畅;读到命运多舛的地方,也跟着精神压抑;读到了一些烂人烂事,也跟着一起咒骂起来;我想古代所说的“书迷”大致也是如此吧。
作者在这本书里的写作手法,总是那么的似曾相识。这又增添了一份亲切。利用章节之间的跳跃,穿插了两代人的悲欢离合;从小说中不难看到一些名家名作的影子,近代的鲁迅,清朝的曹雪芹。有的是笔法上的相似,有的是结构上的相通。也正是因为本书内容的极力推荐,使我对鲁迅的故事新编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再来说说内容,可以说小说中的主要故事背景是发生在战乱时代的北京一家回回的故事。其实故事写了一家以琢玉为生的三代人的故事。全篇以玉贯穿,加以穆斯林所崇拜信仰的新月将全文推向了主旨。文章中时常的出现一些穆斯林的用语,让人倍感亲切。但读者完全不用担心看不懂意思,作者基本上都做了详细的解释。玉器梁、韩子奇、韩新月及楚雁潮。人物不多,却个个饱满。撑起了一场京城大戏,让人回味无穷。就像是一碗看似平淡无奇的热汤,看上去是那么清澈淡雅,实则喝到嘴里是浓烈浑重的。鲜美的汤汁刺激着你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你舌尖上的味蕾全部因为这刺激而被激活,它们在你舌头上,喉头上拼命的跳啊,唱啊的。仿佛永无尽头,永无止休的继续下去。而每当你依依不舍的咽下这一口浓汤的时候,你都会感觉到身体里由内而外的散发出一种热量。这种热度甚至超过了太阳给与你的温度,这是一种被冷却后的激活,用文章中的话来讲,这是爱的热度。然后又戛然而止,另你遐想无限。
本书中还有一个地方让我有所得,有所获。在全书终篇之后,有那么一段作者的自白,令人印象深刻。她在这段话中,至少告诉了我一件关于写作的事情,一种方法。我觉得在之后的写作当中,我可以尝试运用这方的方式和方法让自己对文章,对故事有更强的把控力。同时也使自己的作品有着更强的表现力和生命力。谢谢,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