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写简书的时候接到她的电话,一直打了半个小时,“老师,我儿子昨晚还没有回家,一直跟同学在网吧上网,这样下去他就废了,我该怎么办?”因为知道她是有答案的就直接反问她,“你想怎么办?”“我想让他去学校上学,可是他根本不给我沟通。”
她有一个女儿,那些年计划生育很严,偷着生了儿子,放在老家跟着奶奶长大。这两年放开了政策,把儿子接到身边上学,她说她是尽心尽力战战兢兢,太想做一个好妈妈了,结果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儿子不以为然。她说有一次老师让给孩子买礼物,她根本不知道儿子喜欢什么,就问女儿,结果她女儿说她“他是你儿子,你咋就不知道他喜欢什么,有你这样当妈的吗?”
她太重视儿子了,迷失了自我,儿子不写作业她不敢说,儿子上网她不敢问,儿子不想在学校待想休学一年就休学,任由他胡闹,休学完了怕见着老同学去别的学校,她托关系想办法解决,溺爱养成儿子任性自私,没有规则意识。现在他到了青春期,更有力量跟她对着干,父母想让上学,儿子干脆不进学校大门。她嘴里还在说要接纳儿子爱儿子,心里焦虑的不行,担忧到孩子一生有可能就毁了。
这已经不是一两个家长的焦虑了,一开始她们因为只有一个女儿痛苦焦虑,有了儿子陷入了更痛苦焦虑的境地,所以说并不是生不生男孩引起的痛苦焦虑,而是她们自身带给孩子的痛苦焦虑。上学期也是一个二胎是男孩的家长,第一个是女儿顺利长大,养儿子的时候太小心翼翼了,14岁还在跟妈妈一个被窝睡觉,妈妈整天跟在孩子后面,好像离开她孩子就不能吃不能喝的,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会学习,不会和同学相处,在学校孤立无助,不想上学。
一开始这都不是孩子愿意成为的样子,是家长一步步推着孩子变成了他们不想看到孩子的样子,家长的焦虑又加重了孩子的病情。“你只为关系负责,先把你们的母子关系修复好了,孩子自然而然就回家了”。又说了一些做法的具体细节,感觉自己只能这样了,但愿他们能走心,沟通有效果,祝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