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MySQL逻辑架构
- 最上层是一些客户端和连接服务,包含本地sock通信和大多数基于客户端/服务端工具实现的类似于tcp/ip的通信。主要完成一些类似于连接处理、授权认证、及相关的安全方案。在该层上引入了线程池的概念,为通过认证安全接入的客户端提供线程。同样在该层上可以实现基于SSL的安全链接。服务器也会为安全接入的每个客户端验证它所具有的操作权限。
- 第二层架构主要完成大多少的核心服务功能,如SQL接口,并完成缓存的查询,SQL的分析和优化及部分内置函数的执行。所有跨存储引擎的功能也在这一层实现,如过程、函数等。在该层,服务器会解析查询并创建相应的内部解析树,并对其完成相应的优化如确定查询表的顺序,是否利用索引等,最后生成相应的执行操作。如果是select语句,服务器还会查询内部的缓存。如果缓存空间足够大,这样在解决大量读操作的环境中能够很好的提升系统的性能。
- 存储引擎层,存储引擎真正的负责了MySQL中数据的存储和提取,服务器通过API与存储引擎进行通信。不同的存储引擎具有的功能不同,这样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选取。
- 数据存储层,主要是将数据存储在运行于裸设备的文件系统之上,并完成与存储引擎的交互。
1. 并发控制和锁的概念
当数据库中有多个操作需要修改同一数据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数据的脏读。这时就需要数据库具有良好的并发控制能力,这一切在MySQL中都是由服务器和存储引擎来实现的。
解决并发问题最有效的方案是引入了锁的机制,
锁在功能上分为共享锁(shared lock)和排它锁(exclusive lock)即通常说的读锁和写锁。当一个select语句在执行时可以施加读锁,这样就可以允许其它的select操作进行,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数据信息是不会被改变的这样就能够提高数据库的运行效率。当需要对数据更新时,就需要施加写锁了,不在允许其它的操作进行,以免产生数据的脏读和幻读。
锁同样有粒度大小,有表级锁(table lock)和行级锁(row lock),分别在数据操作的过程中完成行的锁定和表的锁定。这些根据不同的存储引擎所具有的特性也是不一样的。
MySQL大多数事务型的存储引擎都不是简单的行级锁,基于性能的考虑,他们一般都同时实现了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这一方案也被Oracle等主流的关系数据库采用。它是通过保存数据中某个时间点的快照来实现的,这样就保证了每个事务看到的数据都是一致的。详细的实现原理可以参考《高性能MySQL》第三版。
2. 事物
-
简单的说事务就是一组原子性的SQL语句。可以将这组语句理解成一个工作单元,要么全部执行要么都不执行。
- 原子性(atomicity):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提交成功,要么全部失败回滚。
- 一致性(consistency):数据库总是从一个一致性状态转换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 隔离性(isolation):一个事务所做的修改在提交之前对其它事务是不可见的。
- 持久性(durability):一旦事务提交,其所做的修改便会永久保存在数据库中。
-
事务的隔离级别:
- 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事务中的修改即使未提交也是对其它事务可见,引发脏读问题。
- 读提交(Read Committed):事务提交后所做的修改才会被另一个事务看见,可能会导致不可重复读,即在一个事务范围中多次查询同一数据返回了不同的结果。
- 可重读(Repeatable Read):在开始读取数据(事务开启)时,不再允许修改操作(MySQL的默认事务隔离级别,重复读可以解决不可重复读问题,不可重复读对应的是UPDATE操作。但是重复读可能会有幻读问题,幻读问题对应的是插入INSERT操作。InnoDB存储引擎通过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机制解决了该问题)
- 串行化(Serializable):只有一个事务提交之后才会执行另一个事务
3. 悲观锁,乐观锁(程序员角度):
- 悲观锁(Pessimistic Lock)
悲观锁的特点是先获取锁,再进行业务操作,即“悲观”的认为获取锁是非常有可能失败的,因此要先确保获取锁成功再进行业务操作。通常所说的“一锁二查三更新”即指的是使用悲观锁。通常来讲在数据库上的悲观锁需要数据库本身提供支持,即通过常用的select … for update操作来实现悲观锁(也只有数据库层提供的锁机制才能真正保证数据访问的排他性,否则,即使在本系统中实现了加锁机制,也无法保证外部系统不会修改数据)。当数据库执行select for update时会获取被select中的数据行的行锁,因此其他并发执行的select for update如果试图选中同一行则会发生排斥(需要等待行锁被释放,此外,一般的select不受此影响),因此达到锁的效果。select for update获取的行锁会在当前事务结束时自动释放,因此必须在事务中使用。
注意:不同的数据库对select for update的实现和支持不同,例如oracle支持select for update no wait,表示如果拿不到锁立刻报错,而不是等待,mysql就没有no wait这个选项。另外mysql的select for update语句执行中所有扫描过的行都会被锁上,这一点很容易造成问题。因此如果在mysql中用悲观锁务必要确定走了索引,而不是全表扫描。
- 乐观锁(Optimistic Lock)
乐观锁的特点先进行业务操作,不到万不得已不去拿锁。即“乐观”的认为拿锁多半是会成功的,因此在进行完业务操作需要实际更新数据的最后一步再去拿一下锁就好。
乐观锁在数据库上的实现完全是逻辑的,不需要数据库提供特殊的支持。一般的做法是在需要锁的数据上增加一个版本号或者时间戳,然后按照如下方式实现
乐观锁是否在事务中其实都是无所谓的,其底层机制是这样:在数据库内部update同一行的时候是不允许并发的,即数据库每次执行一条update语句时会获取被update行的写锁,直到这一行被成功更新后才释放。因此在业务操作进行前获取需要锁的数据的当前版本号,然后实际更新数据时再次对比版本号确认与之前获取的相同,并更新版本号,即可确认这之间没有发生并发的修改。如果更新失败即可认为老版本的数据已经被并发修改掉而不存在了,此时认为获取锁失败,需要回滚整个业务操作并可根据需要重试整个过程。乐观锁在不发生取锁失败的情况下开销比悲观锁小,但是一旦发生失败回滚开销则比较大,因此适合用在取锁失败概率比较小的场景,可以提升系统并发性能;乐观锁还适用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场景,例如在业务操作过程中无法和数据库保持连接等悲观锁无法适用的地方。
4. 引擎
- InnoDB引擎:
- 将数据存储在表空间中,表空间由一系列的数据文件组成,由InnoDB管理;
- 支持每个表的数据和索引存放在单独文件中(innodb_file_per_table);
- 支持事务,采用MVCC来控制并发,并实现标准的4个事务隔离级别,支持外键;
- 索引基于聚簇索引建立,对于主键查询有较高性能;
- 数据文件的平台无关性,支持数据在不同的架构平台移植;
- 能够通过一些工具支持真正的热备。如XtraBackup等;
- 内部进行自身优化如采取可预测性预读,能够自动在内存中创建hash索引等。
- MyISAM引擎:
- MySQL5.1中默认,不支持事务和行级锁;
- 提供大量特性如全文索引、空间函数、压缩、延迟更新等;
- 数据库故障后,安全恢复性差;
- 对于只读数据可以忍受故障恢复,MyISAM依然非常适用;
- 日志服务器的场景也比较适用,只需插入和数据读取操作;
- 不支持单表一个文件,会将所有的数据和索引内容分别存在两个文件中;
- MyISAM对整张表加锁而不是对行,所以不适用写操作比较多的场景;
- 支持索引缓存不支持数据缓存。
5. MVCC
MVCC即多版本并发控制技术,它使得大部分支持行锁的事务引擎,不再单纯的使用行锁来进行数据库的并发控制,取而代之的是把数据库的行锁与行的多个版本结合起来,只需要很小的开销,就可以实现非锁定读,从而大大提高数据库系统的并发性能。不同存储引擎的MVCC实现是不同的,典型的有乐观并发控制和悲观并发控制。innodb MVCC主要是为Repeatable-Read事务隔离级别做的,是通过在每行记录后面保存两个隐藏的列来实现的,这两个列分别保存了这个行的创建时间和删除时间。这里存储的并不是实际的时间值,而是系统版本号(可以理解为事务的ID),每开始一个新的事务,系统版本号就会自动递增。
- insert操作时 “创建时间”=DB_ROW_ID,这时,“删除时间 ”是未定义的;
- update时,复制新增行的“创建时间”=DB_ROW_ID,删除时间未定义,旧数据行“创建时间”不变,删除时间=该事务的DB_ROW_ID;
- delete操作,相应数据行的“创建时间”不变,删除时间=该事务的DB_ROW_ID;
- select操作对两者都不修改,只读相应的数据
6. binlog
binlog日志用于记录所有更新且提交了数据或者已经潜在更新提交了数据(例如,没有匹配任何行的一个DELETE)的所有语句。语句以“事件”的形式保存,它描述数据更改。
binlog作用:1.恢复使能够最大可能地更新数据库,因为二进制日志包含备份后进行的所有更新。2.在主复制服务器上记录所有将发送给从服务器的语句。
7. Undo Log & Redo Log
Undo Log
Undo Log是为了实现事务的原子性,在MySQL数据库InnoDB存储引擎中还用来实现多版本并发控制(简称:MVCC)。Undo Log的原理很简单,为了满足事务的原子性,在操作任何数据之前,首先将数据备份到一个地方(这个存储数据备份的地方为UndoLo)。然后进行数据的修改。如果出现了错误或者用户执行了ROLLBACK语句,系统可以利用UndoLog中的备份将数据恢复到事务开始之前的状态。除了可以保证事务的原子性,Undo Log也可以用来辅助完成事务的持久化。
实现原子性和持久化的事务的简化过程
假设有x、y两个数据,值分别为1,2。
A.事务开始.
B.记录x=1到undolog.
C.修改x=3.
D.记录y=2到undolog.
E.修改y=4.
F.将undolog写到磁盘。
G.将数据写到磁盘。
H.事务提交
这里有一个隐含的前提条件:‘数据都是先读到内存中,然后修改内存中的数据,最后将数据写回磁盘’。之所以能同时保证原子性和持久化,是因为以下特点:
A.更新数据前记录Undo log。
B.为了保证持久性,必须将数据在事务提交前写到磁盘。只要事务成功提交,数据必然已经持久化。
C.Undo log必须先于数据持久化到磁盘。如果在G,H之间系统崩溃,undo log是完整的,可以用来回滚事务。
D.如果在A-F之间系统崩溃,因为数据没有持久化到磁盘。所以磁盘上的数据还是保持在事务开始前的状态。
缺陷:每个事务提交前将数据和Undo Log写入磁盘,这样会导致大量的磁盘IO,因此性能很低。如果能够将数据缓存一段时间,就能减少IO提高性能。但是这样就会丧失事务的持久性。因此引入了另外一种机制来实现持久化,即
Redo log
记录的是新数据的备份。在事务提交前,只要将Redo Log持久化即可,不需要将数据持久化。当系统崩溃时,虽然数据没有持久化,但是RedoLog已经持久化。系统可以根据RedoLog的内容,将所有数据恢复到最新的状态。
Undo+Redo事务的简化过程
假设有x、y两个数据,值分别为1,2.
A.事务开始.
B.记录x=1到undolog.
C.修改x=3.
D.记录x=3到redolog.
E.记录y=2到undolog.
F.修改y=4.
G.记录y=4到redolog.
H.将redolog写入磁盘。
I.事务提交
Undo+Redo事务的特点
A.为了保证持久性,必须在事务提交前将RedoLog持久化。
B.数据不需要在事务提交前写入磁盘,而是缓存在内存中。
C.RedoLog保证事务的持久性。
D.UndoLog保证事务的原子性。
E.有一个隐含的特点,数据必须要晚于redolog写入持久化。
8. 范式
为了建立冗余较小、结构合理的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在关系型数据库中这种规则就称为范式。范式是符合某一种设计要求的总结。要想设计一个结构合理的关系型数据库,必须满足一定的范式。在实际开发中最为常见的设计范式有三个:
-
第一范式(确保每列保持原子性)
第一范式是最基本的范式。如果数据库表中的所有字段值都是不可分解的原子值,就说明该数据库表满足了第一范式。第一范式的合理遵循需要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来定。比如某些数据库系统中需要用到“地址”这个属性,本来直接将“地址”属性设计成一个数据库表的字段就行。但是如果系统经常会访问“地址”属性中的“城市”部分,那么就非要将“地址”这个属性重新拆分为省份、城市、详细地址等多个部分进行存储,这样在对地址中某一部分操作的时候将非常方便。这样设计才算满足了数据库的第一范式。
-
第二范式(确保表中的每列都和主键相关)
第二范式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之上更进一层。第二范式需要确保数据库表中的每一列都和主键相关,而不能只与主键的某一部分相关(主要针对联合主键而言)。也就是说在一个数据库表中,一个表中只能保存一种数据,不可以把多种数据保存在同一张数据库表中。
比如要设计一个订单信息表,因为订单中可能会有多种商品,所以要将订单编号和商品编号作为数据库表的联合主键。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在该表中商品名称、单位、商品价格等信息不与该表的主键相关,而仅仅是与商品编号相关。所以在这里违反了第二范式的设计原则。而如果把这个订单信息表进行拆分,把商品信息分离到另一个表中,把订单项目表也分离到另一个表中,就非常完美了。这样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数据库的冗余。如果要获取订单的商品信息,使用商品编号到商品信息表中查询即可。 -
第三范式(确保每列都和主键列直接相关,而不是间接相关)
第三范式需要确保数据表中的每一列数据都和主键直接相关,而不能间接相关。比如在设计一个订单数据表的时候,可以将客户编号作为一个外键和订单表建立相应的关系。而不可以在订单表中添加关于客户其它信息(比如姓名、所属公司等)的字段。这样在查询订单信息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客户编号来引用客户信息表中的记录,也不必在订单信息表中多次输入客户信息的内容,减小了数据冗余。
9.InnoDB索引原理详解
B+树:一棵m阶B树是一棵平衡的m路搜索树。最重要的性质是每个非根节点所包含的关键字个数 j 满足:┌m/2┐ - 1 <= j <= m;子树的个数最多可以与关键字一样多。非叶节点存储的是子树里最小的关键字。同时数据节点只存在于叶子节点中,且叶子节点间增加了横向的指针,这样顺序遍历所有数据将变得非常容易。
B+树的分裂:当一个结点满时,分配一个新的结点,并将原结点中1/2的数据复制到新结点,最后在父结点中增加新结点的指针;B+树的分裂只影响原结点和父结点,而不会影响兄弟结点,所以它不需要指向兄弟节点的指针。
B+树适合作为数据库的基础结构,完全是因为计算机的内存-机械硬盘两层存储结构。内存可以完成快速的随机访问(随机访问即给出任意一个地址,要求返回这个地址存储的数据)但是容量较小。而硬盘的随机访问要经过机械动作(1磁头移动 2盘片转动),访问效率比内存低几个数量级,但是硬盘容量较大。典型的数据库容量大大超过可用内存大小,这就决定了在B+树中检索一条数据很可能要借助几次磁盘IO操作来完成。如下图所示:通常向下读取一个节点的动作可能会是一次磁盘IO操作,不过非叶节点通常会在初始阶段载入内存以加快访问速度。同时为提高在节点间横向遍历速度,真实数据库中可能会将图中蓝色的CPU计算/内存读取优化成二叉搜索树(InnoDB中的page directory机制)。
真实数据库中的B+树应该是非常扁平的,可以通过向表中顺序插入足够数据的方式来验证InnoDB中的B+树到底有多扁平。我们通过如下图的CREATE语句建立一个只有简单字段的测试表,然后不断添加数据来填充这个表。通过下图的统计数据(来源见参考文献1)可以分析出几个直观的结论,这几个结论宏观的展现了数据库里B+树的尺度.
- 每个叶子节点存储了468行数据,每个非叶子节点存储了大约1200个键值,这是一棵平衡的1200路搜索树!
- 对于一个22.1G容量的表,也只需要高度为3的B+树就能存储了,这个容量大概能满足很多应用的需要了。如果把高度增大到4,则B+树的存储容量立刻增大到25.9T之巨!
- 对于一个22.1G容量的表,B+树的高度是3,如果要把非叶节点全部加载到内存也只需要少于18.8M的内存(如何得出的这个结论?因为对于高度为2的树,1203个叶子节点也只需要18.8M空间,而22.1G从良表的高度是3,非叶节点1204个。同时我们假设叶子节点的尺寸是大于非叶节点的,因为叶子节点存储了行数据而非叶节点只有键和少量数据。),只使用如此少的内存就可以保证只需要一次磁盘IO操作就检索出所需的数据,效率是非常之高的。
对比Myisam和Innodb
可以说数据库必须有索引,没有索引则检索过程变成了顺序查找,O(n)的时间复杂度几乎是不能忍受的。我们非常容易想象出一个只有单关键字组成的表如何使用B+树进行索引,只要将关键字存储到树的节点即可。当数据库一条记录里包含多个字段时,一棵B+树就只能存储主键,如果检索的是非主键字段,则主键索引失去作用,又变成顺序查找了。这时应该在第二个要检索的列上建立第二套索引。 这个索引由独立的B+树来组织。有两种常见的方法可以解决多个B+树访问同一套表数据的问题,一种叫做聚簇索引(clustered index ),一种叫做非聚簇索引(secondary index)。这两个名字虽然都叫做索引,但这并不是一种单独的索引类型,而是一种数据存储方式。对于聚簇索引存储来说,行数据和主键B+树存储在一起,辅助键B+树只存储辅助键和主键,主键和非主键B+树几乎是两种类型的树。对于非聚簇索引存储来说,主键B+树在叶子节点存储指向真正数据行的指针,而非主键。
InnoDB使用的是聚簇索引,将主键组织到一棵B+树中,而行数据就储存在叶子节点上,若使用"where id = 14"这样的条件查找主键,则按照B+树的检索算法即可查找到对应的叶节点,之后获得行数据。若对Name列进行条件搜索,则需要两个步骤:第一步在辅助索引B+树中检索Name,到达其叶子节点获取对应的主键。第二步使用主键在主索引B+树种再执行一次B+树检索操作,最终到达叶子节点即可获取整行数据。
MyISM使用的是非聚簇索引,非聚簇索引的两棵B+树看上去没什么不同,节点的结构完全一致只是存储的内容不同而已,主键索引B+树的节点存储了主键,辅助键索引B+树存储了辅助键。表数据存储在独立的地方,这两颗B+树的叶子节点都使用一个地址指向真正的表数据,对于表数据来说,这两个键没有任何差别。由于索引树是独立的,通过辅助键检索无需访问主键的索引树。
为了更形象说明这两种索引的区别,我们假想一个表如下图存储了4行数据。其中Id作为主索引,Name作为辅助索引。图示清晰的显示了聚簇索引和非聚簇索引的差异。
我们重点关注聚簇索引,看上去聚簇索引的效率明显要低于非聚簇索引,因为每次使用辅助索引检索都要经过两次B+树查找,这不是多此一举吗?聚簇索引的优势在哪?
- 由于行数据和叶子节点存储在一起,这样主键和行数据是一起被载入内存的,找到叶子节点就可以立刻将行数据返回了,如果按照主键Id来组织数据,获得数据更快。
- 辅助索引使用主键作为"指针" 而不是使用地址值作为指针的好处是,减少了当出现行移动或者数据页分裂时辅助索引的维护工作,使用主键值当作指针会让辅助索引占用更多的空间,换来的好处是InnoDB在移动行时无须更新辅助索引中的这个"指针"。也就是说行的位置(实现中通过16K的Page来定位,后面会涉及)会随着数据库里数据的修改而发生变化(前面的B+树节点分裂以及Page的分裂),使用聚簇索引就可以保证不管这个主键B+树的节点如何变化,辅助索引树都不受影响。
Page结构
如果说前面的内容偏向于解释原理,那后面就开始涉及具体实现了。
理解InnoDB的实现不得不提Page结构,Page是整个InnoDB存储的最基本构件,也是InnoDB磁盘管理的最小单位,与数据库相关的所有内容都存储在这种Page结构里。Page分为几种类型,常见的页类型有数据页(B-tree Node)Undo页(Undo Log Page)系统页(System Page) 事务数据页(Transaction System Page)等。单个Page的大小是16K(编译宏UNIV_PAGE_SIZE控制),每个Page使用一个32位的int值来唯一标识,这也正好对应InnoDB最大64TB的存储容量(16Kib * 2^32 = 64Tib)。一个Page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每个Page都有通用的头和尾,但是中部的内容根据Page的类型不同而发生变化。Page的头部里有我们关心的一些数据,下图把Page的头部详细信息显示出来:
我们重点关注和数据组织结构相关的字段:Page的头部保存了两个指针,分别指向前一个Page和后一个Page,头部还有Page的类型信息和用来唯一标识Page的编号。根据这两个指针我们很容易想象出Page链接起来就是一个双向链表的结构。
再看看Page的主体内容,我们主要关注行数据和索引的存储,他们都位于Page的User Records部分,User Records占据Page的大部分空间,User Records由一条一条的Record组成,每条记录代表索引树上的一个节点(非叶子节点和叶子节点)。在一个Page内部,单链表的头尾由固定内容的两条记录来表示,字符串形式的"Infimum"代表开头,"Supremum"代表结尾。这两个用来代表开头结尾的Record存储在System Records的段里,这个System Records和User Records是两个平行的段。InnoDB存在4种不同的Record,它们分别是1主键索引树非叶节点 2主键索引树叶子节点 3辅助键索引树非叶节点 4辅助键索引树叶子节点。这4种节点的Record格式有一些差异,但是它们都存储着Next指针指向下一个Record。后续我们会详细介绍这4种节点,现在只需要把Record当成一个存储了数据同时含有Next指针的单链表节点即可。
User Record在Page内以单链表的形式存在,最初数据是按照插入的先后顺序排列的,但是随着新数据的插入和旧数据的删除,数据物理顺序会变得混乱,但他们依然保持着逻辑上的先后顺序。
现在看下如何定位一个Record:
- 通过根节点开始遍历一个索引的B+树,通过各层非叶子节点最终到达一个Page,这个Page里存放的都是叶子节点。
- 在Page内从"Infimum"节点开始遍历单链表(这种遍历往往会被优化),如果找到该键则成功返回。如果记录到达了"supremum",说明当前Page里没有合适的键,这时要借助Page的Next Page指针,跳转到下一个Page继续从"Infimum"开始逐个查找。
详细看下不同类型的Record里到底存储了什么数据,根据B+树节点的不同,User Record可以被分成四种格式,下图种按照颜色予以区分。
10. InnoDB的三个关键特性
插入缓冲(insert buffer)
对于非聚集索引的插入和更新,不是每一次直接插入索引页中,而是首先判断插入的非聚集索引页是否在缓冲池中,如果在,则直接插入,否则先放入一个插入缓冲区中。好似欺骗数据库这个非聚集的索引已经插入到叶子节点了,然后再以一定的频率执行插入缓冲和非聚集索引页子节点的合并操作,这时通常能将多个插入合并到一个操作中,这就大大提高了对非聚集索引执行插入和修改操作的性能。
两次写(double write)
在InnoDB将BP中的Dirty Page刷(flush)到磁盘上时,首先会将Page刷到InnoDB tablespace的一个区域中,我们称该区域为Double write Buffer。在向Double write Buffer写入成功后,再择机将数据拷贝到正在的数据文件对应的位置。两次写给innodb带来的是可靠性,主要用来解决部分写失败(partial page write)。doublewrite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内存中的doublewrite buffer,大小为2M,另外一部分就是物理磁盘上的共享表空间中连续的128个页,即两个区,大小同样为2M。当缓冲池的胀业刷新时,并不直接写硬 盘,而是通过memcpy函数将脏页先拷贝到内存中的doublewrite buffer,之后通过doublewrite buffer再分两次写,每次写入1M到共享表空间的物理磁盘上,然后马上调用fsync函数,同步磁盘。如下图所示
以下命令可以查看doublewrite的使用 情况。
mysql>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innodb_dblwr%';
slave上可以通过设置skip_innodb_doublewrite参数关闭两次写功能来提高性能,但是master上一定要开启此功能,保证数据 安全。
为什么需要Double Write?
InnoDB中有记录(Row)被更新时,先将其在Buffer Pool(简称BP)中的page更新,并将这次更新记录到Log file中,这时候BP中的该page就是被标记为Dirty。在适当的时候(BP不够、系统闲置等),这些Dirty Page会被flush到磁盘上。试想,在某个Dirty Page(一般是16K)flush的过程中,发生了系统断电(或者OS崩溃),16K的数据只有8K被写到磁盘上,这种现象被称为(partial page writes、torn pages、fractured writes)。一旦partial page writes发生,那么在InnoDB恢复时就很尴尬:在InnoDB的Log file中虽然知道这个数据页被修改了,但是却无法知道这个页被修改到什么程度,和这个页面相关的redo也就无法应用了。
自适应哈希索引(adaptive hash index)
由于innodb不支持hash索引,但是在某些情况下hash索引的效率很高,于是出现了 adaptive hash index功能,innodb存储引擎会监控对表上索引的查找,如果观察到建立hash索引可以提高性能的时候,则自动建立hash索引。命令innodb_adaptive_hash_index表示禁用和启用hash索引,默认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