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意
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寂静的山区顿时热闹了起来。除了过年过节,这样热闹的场景是从未有过的。
这天,星光小学举行教学楼交接使用仪式。当地村民知道学校要举行教学楼交接仪式,就纷纷自发前来观看,他们自发组织了十音八乐、腰鼓队前来道贺。
星光小学是一所完小,地处偏僻的山区,教学设施极为简陋,没有围墙,操场除了用石块铺就的小路通道外,其余的是泥土,一到雨天就泥泞不堪;教室是砖瓦房,建于上世纪70年代,低矮,几成危房。即使是晴天,因门窄窗小,采光不足,也显得昏暗。这样的教室夏天闷热,犹如蒸笼,冬日寒风从瓦缝、墙裂缝里灌入,冷飕飕的。由于建造年代已久,虽然经过修修补补,但一下雨,从瓦缝、墙缝里飘进的雨丝,纷纷扬扬的,根本就无法上课。因而,别说一些有钱人,只要过得去的都把孩子往城里送,只有那些无能力送出去的孩子留在村里读书。
如今,星光小学建起了新的教学楼,一座四层的崭新的框架结构的教学楼拔地而起。教室宽敞明亮,前后宽大的玻璃窗户,让教室里简直跟外面没有什么两样,新的课桌椅崭新锃亮,能照出人影来。办学条件改善了,村民们能不欢欣鼓舞呢?小孩子们能不兴高采烈吗?特别一些孩子迫不及待坐进了教室,不禁感叹道,光坐着就心情舒畅,读起书来也更有力气了。
人们陆续到来了,9点半仪式准时举行。仪式简单而热闹。教育局长、镇教委主任、中心小学校长等都列席参加了。张校长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感谢各级领导对学校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感谢这次为教学楼筹资奔波的倪也可先生,感谢各位乡亲父老,感谢关心家乡教育事业的爱心人士。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哪有今天的这样美丽的校容校貌!
之后,倪也可先生讲话。他说,我是个退休干部,这里是我的故乡。小学时,我曾在本校就学,后来,随父母离家在外漂泊,直至前年退休之后,我才回家乡走走看看,却万万没想到,家乡依旧贫穷落后,尤其是教育教学。一所学校连像样的校舍都没有,教育教学质量能怎么样呢?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虽然我的儿孙都在外安家立户,根本不会回到家乡读书,这里的教育质量如何于我没多大关系,但这里毕竟是我的家乡呀!但这里毕竟是我的母校呀!我不能置之不管。但要振兴家乡事业,得从改善家乡的办学条件入手。
于是,我通过做乡贤的思想工作,走访在外的企业老板,发动在外工作的事业有成的爱心人士,一起出谋献策。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筹措到200多万元。
如今,操场硬化了,教学楼能交付使用,也添置了新的教学设备,我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家乡的教育事业,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发展尽自己一份心力!
接着,老板代表讲话,他说,是倪先生爱乡情怀感动了我,干部毕竟是干部啊,站得高看得远。他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大家。能为大家着想的人,做什么事不能成功?不单单做公益事业这样,管理一个企业也是这样。我去年又扩大了企业规模,取得了比较好的企业效益。这都是来自倪先生的教益。我得感谢倪先生。虽然,企业还在发展阶段,不过,学校有什么困难,就是我自己的困难,我会尽力而为的。
最后,中心小学校长说,星光小学的教学条件改善了,一定会吸引更好的教师前来执教。之前,就因为学校的办学条件太差了,一些年轻的教师到了,都呆不住,大多不到一年就走了。在这里呆的最长的就是张校长了。张校长可以留在城里教书,也可以到条件优越的中心小学教书,但他执意申请到这里教书,这里是他的母校,他认定只要母校在,他就应该为母校尽最后一份力。这一教就是二十几年了,很难得呀!
今天,很高兴看到有这么多乡亲父老为家乡、为母校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怀揣一颗滚烫的心,家乡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简短的教学楼交接仪式,却引发了热烈掌声阵阵,涌动着暖暖的情意。这是故乡情,母校情的一次集聚和释放,将会激励着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