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其短画本》:领略文言文之美、简练与丰赡

《学其短画本》是儿童学习文言文的启蒙佳作。由编辑大家锺叔河编撰,绘本画家蔡皋配以水墨插图。

两者相得益彰,将文言文的简明雅致及富有流动感的韵律美彰显得透彻。

锺叔河说,“学其短”,是学把文章写得短。我们的古文最简约,少废话,这是老祖宗的一项特长,不应该轻易丢掉。

由此,他从中国古文名篇中挑拣了80篇精练有趣的古文,并以念楼读(古文今义)和念楼曰(短评随感)作释。主题包含人物、品格、家庭、劳作、信笺、自然、风景、交流8个主题。

锺叔河编撰的初衷原本是辅助孙辈学习之用,现已扩展至儿童版和成人版。


古人劝诫人要惜时勤学,三言两语,字少义精。

《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欧洲修《诲学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韩玉在《临终遗子书》中写道“世乱时艰,努力自护。”

锺叔河评论说,“逝者如斯”把时空的无常之感精练的如此之好,就可说孔子是仁人也是智者。又可见智慧的力量的确可以超越时空,永流传。

《三字经》中的“苟不教,性乃迁”即是欧阳修“人之性因物则迁”的三字化。他进而延展讲,一切教育,都必须尊重人性。

古人写景,情景交融,哲思隽永。

见苏轼《与范子丰》中的豁达,“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见龚炜《清明闲步》结尾处“独惜少年一去不回,为欢常如不及。”的愁叹。还有龚炜写夕阳时,对大自然创造力的直抒胸臆。

古人谈学文交友待人,举例类比,言简意赅。

王士禛在《勿袭形模》中谈到了颜之推认为读文学作品,最要紧的是对作者的用心要有理解。锺叔河进一步点评到,学古人要学他的精神,得其神髓,不必袭用他的题材和字句。

段一洁以野梨子的嫁接,隐喻人之交往,一定要交品质好、学问好的人。锺叔河着重说,人生在世,恐怕不能事事全为功利,还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自己的兴趣追求。

陶潜《遣力给子书》一句“此亦人子也,可善遇难之”,充满了博爱的精神,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了。凭此一句,陶渊明便当之无愧可称为人道主义者,对后世影响深远。锺叔河评论道。


可以说,儿童阅读雅致的文言文,不仅是在学其短,亦是在心灵的语言,诗的语言里熏陶,更是对儿童大脑、灵魂和智慧的锻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