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不想独身,却有预感晚婚。——摘自李宗盛《晚婚》
我和闺蜜是高中同学,如今也快走到了第十个年头了,不得不说这样的感情还是很难得的。前几天和她聊起以前高中的同学,就说到了“高中的同学有多少人结婚了”这个问题,细数下来好像也不超过5个,另一个跟我关系也比较不错的女生,一大学毕业就结了婚,现在娃都快3岁了。要是放在以前,这是很常见的,但对于我们90后来说,大学毕业就结婚的,还是少数。
据统计,2019年,全国登记结婚的人数只有947.1万对,首次跌破1000万大关。从2014年开始,结婚率一直在下降,年轻的一代在对于结婚这件事情上,有了非常大的转变。
过去大多数人认为,年轻的男女到了二三十岁合适的年龄就应该结婚了,七大姑八大姨急、家长急,导致很多年轻的男女自己也很着急。而现在,绝大部分的90后不但没有结婚,甚至选择了独身,做不婚主义者。
90后的婚姻观:没有该结婚的年纪,只有该结婚的感情!
在传统的观念中,“在什么年纪做什么事”的思想是很深的。大家往往听得最多的就是“你到该结婚的年纪了,怎么还不结婚”、“你现在这个年纪该要孩子了”等等,很多人也因为“年龄”到了,就放弃了自己原先的追求,向现实妥协,选择了将就。“被催婚”、“被催生”应该很多人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
就拿我的亲哥哥来说吧(我大概是给实力坑哥的妹妹),哥哥是标准的90后,今年30岁,对,还没有结婚,可把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给愁坏了,爸爸妈妈也很着急,对哥哥总是“恨铁不成钢”,家没成,业也还没有立起来。
虽然哥哥才30岁,但是被催婚已经有5、6年了,大家都觉得二十七八岁的时候还好岁,到了30岁还没有结婚,是很不应该。七大姑八大姨各种忙活给哥哥安排相亲,哥哥也去过几次,开始都聊得挺好,但最终都不了了之了。
我也觉得哥哥给我找个嫂子挺不错的,但或许是没有遇到对的人,也没有一份到了可以结婚的感情吧,这件事情迟迟没有结果。要说哥哥有没有妥协,那是肯定有的,但目前来说依旧没有选择将就。
很多人都觉得女生24、25岁,男生27、28岁就应该结婚成家了,对过了这个年纪的男女多少都带着一些苛责,尤其是女生。大家总说这个年纪该怎么样怎么样,从来没有想过,当事人他们想怎么样。
在很多长辈看来,到了年纪就该结婚、生孩子,感情什么的都可以慢慢来。可“没有该结婚的年纪,只有该结婚的感情啊!”
永远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从没有应该怎么过的年纪,只有你想怎么过的人生。
很喜欢《剩者为王》这部电影里的父亲,他说“因为我是她的父亲,她在我这里只能幸福,别的都不行,这是一个我做父亲的心愿。”不要因为外界的评论,年岁以及任何的外界因素而盲目结婚,只有遇到该结婚的感情而结婚,才会是幸福的。
李宗盛的《晚婚》里有一句歌词我特别喜欢,也很符合我的心境,就是“我从不想独身,却有预感晚婚。”
永远不要因为外界的言论,自己的年纪被迫将就去结婚,你的人生为什么要为别人的言论买单?没有该结婚的年纪,只有该结婚的感情,如果两人的感情到了一定的程度,结婚也不过是件自然而然的事,低质量的婚姻永远也比不上高质量的单身。
此前,知名舞蹈家杨丽萍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有网友评论:“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就是没一个儿女。”,引起了戚薇、李若彤等明星纷纷对此评论发声,杨丽萍本人也对此做了回应:“望我们都自在,如我。”。其实很多年前,杨丽萍接受采访的时候,就对生育这件事情表达过自己的观点,她是这么说的“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颗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人生有无限种可能,每一种都值得被尊重!
人这一生,就是一场修行,什么样的人,修什么样的果。两个人一起生活是一种方式,一个人生活也是一种方式。并不是两个人的生活就比一个人好,也不是一个人的生活就比两个人好,不是谁比谁好的问题,我一直觉得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婚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哪怕是面对同样的事情,也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要被外界的思想禁锢自己,更不要试图用自己的思想去禁锢别人。没有所谓的该结婚的年纪、也没有所谓的什么样理所当然该干什么事,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由选择的选择自己要过什么样的人生的权利。
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生活才会是精彩的。
(尊重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