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百度百科]
“太虚“指无垠的宇宙,无论是张载(宋)以前的哲学家对太虚的理解还是张载之后提出对太虚的新看法,都是我国古代哲学家对世界本源的看法与认识。
中文名:太虚
出处:《庄子·知北游》
类别:中医基础术语
概念:指无垠的宇宙
解读:
太虚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太”通大,“虚”指空间。始见于《庄子·知北游》:“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黄帝内经素问》说:“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以太虚为万物的本始。
北宋张载对太虚作了重要改造,提出“太虚即气”的命题,以太虚为气之散而未聚的本然状态。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认为“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批判以虚、无为本,割裂虚与气的观点,为其气本论哲学体系建立了物质基础。程颢、程颐反对张载说法,程颢以清虚只是形而下者,程颐则认为虚“皆是理”。朱熹明确认为太虚就是理。王守仁更以良知即太虚,否认太虚的物质性。张载“太虚即气”的观点,被后来的唯物主义者王廷相和王夫之继承和发展。
无论是张载以前的哲学家对太虚的理解还是张载之后提出对太虚的新看法,都是我国古代哲学家对世界本源的看法与认识。

太虚
观测“太虚元象”的方法,包学会,联系微信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