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古代诗歌,我向来兴趣不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阅读起来障碍太多。即使借助资料勉强弄懂意思、咂摸出味,过不了多久,再次回头去看,常常又是一副陌生面孔。
然而有一首籍籍无名的七言律诗,我却始终不敢忘却对它的探密。它就是我们村名的来历——唐朝好官阳城仅存的一首诗《谒赠何国子监司籍坚》。因为这是现今我们能直接感知其心跳的唯一凭据,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就是我们村文明的源头。
2020年10月13、14两日,又一次穷究此诗无果后,我想到了参加《稷山文苑》第一辑新书发行会时结识的苏国傍老师——他退休前系运城师专中文系副教授,向他讨教,一定会得到满意的答复的。
于是,第二天一早七点十七分我就通过微信把原诗发过去,随后简单地附了一句:
苏老师好,恳请翻译一下此诗。
原本想着苏老师会很快回复,没想到过了整整一天,也没有半点音信。正当我各种揣测之际,16日上午十一点三十八分,苏老师终于回信了,并且非常详尽,有打包好的译文,有查找过的资料图片,有在教案页上用黑色笔逐词逐句认真书写的全诗以及用红色笔标注的词语注解,还有迟复我微信的大段情况说明。
我一下子陷入了深深的感动中,同时又为自己给苏老师制造的麻烦感到非常的不安。
我本来只想让苏老师给我一个大概的解释,没想到苏老师的回复小到一个字、一个词的注解,大到整句整首诗的翻译,都力求准确、通畅、雅致,即“信、达、雅”,甚至连查找的途径都做了说明。这不仅让我十分信服,还使我觉得如同回到了学生时代,在一位高明出色、教学严谨的语文教师指导下,不仅彻底弄清了令人十分犯难的古诗意思,还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学能力。
而苏老师为此做出的牺牲、付出的努力,如果他未加言明,我是根本无法知晓的。
我一遍遍地阅读着他的回信:
任老师好!
不好意思,迟复了。 昨天早上看到您发来的微信,便急忙投入其中,以至于中午12时都忘记接孙子放学的任务了。
《全唐诗》中没有收录阳城的诗歌,所以与此首诗相关的资料,就无法找,以至于他所谒赠的这位朋友(或曰先生、高官)的身世、经历无法搞清,弄不清写作背景,那么,这首诗的理解就只能就字面的意思去主观臆测了。网上您可能也查了,有关原诗、译文的条目都打不开、看不到,我让上过研究生的两个儿子都查了,也查不到。我只好根据字面意思作了以上的解释,不知您认可与否。仅供参考而已。
我一次次地被感动着,以致情不可遏,从内心深处汩汩流出如下文字:
苏老师:
您好!
太感谢您了!您对晚生疑问的忘我付出、多方探求、苦心孤诣、详细解答、严谨表述,令我感怀不已:什么是好老师,什么是严谨冶学,什么是传道授业解惑……都在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向您致敬!
对于您的翻译,我认真学习了几遍,感觉无可挑剔、受益良多。我经常困惑于这类没有任何背景资料的诗,百思不得其解而又请教无获吋,便只好搁置一边,实在是一件无奈之事!今天从先生身上看到的“苦战能过关”事实,对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同时,也为自己找到一个值得信赖、托付的老师而感到无比高兴!
阳城曾隐居于我村,我村因而得其名。为更好地了解其人,我便反复研读其仅存的这首诗,很久都难以全解,郁闷连连。今得先生原创翻译,如获至宝,幸甚至哉!
敬祝
身笔双健!
晚生:任党军
2020年10月16日
不久,苏老师便回复道:
谢谢任老师的夸奖!其实,您的文化底蕴、多才多艺都是令我十分欣赏和钦佩的。您身上有好多我自愧不如且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原来,阳城竞与您村有如此密切的关系。您是您村走出的学者、文化人,需要去研究一下此人,挖掘出本村深厚的文化渊源。 我的水不深,关于这首诗的理解只能说是能讲通而已。至于题目,我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理解。
苏老师的严谨谦逊若此,苏老师对我的赏识鼓励若此,就像一面高高悬挂的放大镜来,时时照出同为师者的我的小来。我永远不敢忘记。
附:
谒赠何国子监司籍坚 唐·阳城
久仰高明抱朴忠,倏传马首向城东。
锦袍光射三千里,汗史功高百二雄。
童稚候门烹雀舌,黎老植杖盼菊松。
皇天应欲逸家辅,故遣盘桓醉碧筒。
按:(见光绪三年刊许清源纂《道州志》卷十一)。
苏国榜教授原创译文:
首联: 久仰您出类拔萃、怀抱淳朴、不萦物欲、忠诚坦荡的人品,忽然得知您辞官回家的消息。颔联: 您的作为,使您名扬千里。您人格的光辉,照射四方。您在历史上的建树,您的丰功伟业,双倍于人们对您的评价。 颈联: 家童为您煮了上等的雀舌茶,候在门外等待您的归来,老人拄着拐杖期盼您回家种菊植松,去过悠然见南山的自由自在的闲适生活。(此联化用了田园诗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并表达了相近的意思)尾联: 上天大概希望您住在国都附近的家中避世隐居,所以特让您沉醉在饮酒赋诗、悠闲自在的生活中,以排遣烦忧,远离世俗,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