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白丁眼中的音乐会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音乐会,歌剧等艺术形式曾经是那么遥不可及,印象中,那是西方上流社会的一些高雅绅士亦或社交名媛出入的场所,寻常百姓只能望而怯步。然而在渤海之滨有这样一座地标式建筑,白色的波浪式穹顶会让人联想到悉尼歌剧院的壮观唯美,而光感的玻璃幕墙依稀会浮现卢浮宫金字塔的魅影,这就是新区人民心中的艺术圣殿——大连开发区大剧院。

最近有幸欣赏了一场气势恢宏的饕餮盛宴——意象净土民乐原创音乐会,名曰意象净土,何尝不是静心之作,以中国传统乐器为主,二胡,古琴,古筝,琵琶等悉数登场,并在合奏中扮演了灵魂角色,贯穿始终。当然也偶有中西合璧,大提琴低沉哀怨的音符穿插其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而音乐会最大的亮点就是将中国古典诗词融入到了音符当中,让观众感受到了诗之美意,歌之灵韵。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脍炙人口的名句,通过《咏莲》的演绎,琴箫合奏配以人声吟唱,那丝丝飘渺的声音仿若从天际传来,浸透了身上的每一处细胞,又忽而消失于虚无。

偶是一届白丁,不通音律,更不敢对高雅文化妄自菲薄,但这不能阻碍我对艺术的那份热爱。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相对于观众热衷于作品本身,我更关心作品背后的故事,因为这会让我感受到作品本身的生命力,而真正的艺术家我相信他也是在用生命演奏。

看到古琴,我会想到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看到二胡,会想到阿炳弹奏着二泉映月诉说着自己艰辛困苦的人生

看到琴箫合奏,最难忘还是那一曲笑傲江湖

也许你在课堂上背诵过《琵琶行》,还记得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但是你不亲身感受一次,哪能体会到古典文学的韵味。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于她的包容,虽说是民乐原创,但我们也不排斥西洋乐器,大提琴的加入便是如此,每种乐器都有它独特的音效。认识大提琴源于那部经典的影片《倩女幽魂》,主题曲叫殇,最佳的演奏者是杜普雷。

走入剧场不仅仅是欣赏音乐会的本身,更是对个人艺术修养的熏陶,欣赏音乐会或是歌剧不是看电影所能比的,因为你感受到的是现场每个演员的辛苦付出,在这里决不允许NG。突然想起在美国剧院发生的一个悲剧,一场话剧因为演员演的过于逼真,而观众过于投入,演员遭枪杀,观众醒悟后也饮弹自尽。最好的演员,最投入的观众,虽然这是一场悲剧。但对于舞台我们要心存敬畏,要对每次谢幕都表达真诚的谢意,那就是经久不息的掌声,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来一场洗涤灵魂的心灵之约吧,开发区大剧院,我们不见不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 1 】 每当亲朋好友问到我在大学的情况,我都觉得难以启齿,像被人抓住软肋一样难以喘息。 高三时,我所在的班级并...
    南久木阅读 9,928评论 96 208
  • 一山半面秀,两塔一寺青。 四方两相隔,八心念四情。
    黄佳宁阅读 650评论 0 0
  • 不久前,一个同事半开玩笑地说,你为什么没有长胖?还说了“一个个结婚的男人都长胖了”,问题是我结婚几年为什么还没有长...
    雾欣雨鲜阅读 1,716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