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五本能够解决你身边烦恼的心理学著作。
它们是:
1.《亲密关系》【加】克里斯多福·孟
2.《亲密关系》【美】罗兰·米勒
3.《非暴力沟通》【美】马歇尔·卢森堡
4.《被讨厌的勇气》【日】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
5.《自卑与超越》【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现在来和大家具体来说说这几本书。
《亲密关系》
【加】克里斯多福·孟
【美】罗兰·米勒
(两本书同名,作者不同,而不是一本书有两个作者)
若是你在爱情上遇到了烦恼,千万不要错过这两本书:
一、克里斯多福的《亲密关系》
这本书更偏向于私人化的鸡汤形式,不过也是建立在了心理学理论之上对亲密关系作出概括与描述。
克里斯多福把一段亲密关系分成了四个阶段:月晕、幻灭、内省、启示。并又具体讲述了我们在月晕阶段时对恋人的沉迷,在幻灭阶段的权力斗争与报复等,在内省阶段对于亲密关系的脆弱进一步的剖析,在启示阶段亲密关系持续燃烧的美好。
简单分享几点书中所提到的三点内容:
1. 我们在权力斗争的时候,也就是争吵的时候,我们有的时候出发点是为了爱对方,但是斗争真正原因不是因为引起争吵的那一件事,而是他内心的旧伤。所以我们要换个角度想,去探寻问题真正的原因,去寻找解决痛苦的方法。
2. 其实亲密关系是对自己的内心的一个投射,权力斗争之中我们是可以看到我们自身的问题所在,发现自己的局限性。
3. 自由选择职业的人,往往和家人相处的比较好,也比较感激家人。而那些依家人期望而选择职业的人,对家人的感情则比较含糊不清。
二、罗兰·米勒的《亲密关系》
这本书更偏向于理论,并且理论都是经过科学研究的,更加客观地分析了亲密关系。
书中有几个比较有意思的内容,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 伴侣的共同点越多,彼此更加吸引;
• 完美的爱是由亲密、激情、承诺组成;
• 冲突和矛盾是有益处的,它们能暴露你们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所在;
• 女性欲擒故纵的把戏对于吸引男性没有很大的作用;
• 人需要有所谓两性都具有的性格特征,比如男性拥有自信自强,做事果断勇敢的性格还不够,还需要有善良体贴,温柔细腻的性格;
• 在亲密关系中,两性的差异并不是很大。
希望这两本书能让你正确认识与解决现处在爱情中的你所遇到的问题,并积极做出回应。
《非暴力沟通》
【美】马歇尔·卢森堡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人际关系的沟通方面有着烦恼,这本书绝对是解决问题的良药。
《非暴力沟通》是本实用型的书籍,在人际关系沟通中,“表达”和“倾听”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而“表达”可以又分为“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个要素。
这本书对于这几个部分做了详细的讲解,并且有非常恰当的例子给予读者去认知与判别,旨在希望读者能够在人际关系中用更加温柔的方式去沟通,并能从中感受爱意存在。
书中关于“表达”四要素的讲解非常精确且精彩,这里提取四个要素中的两个要素——“观察”与“感受”中的内容:
一、观察
这部分很重要的是去区分“观察”与“评论”。
“你这两天下午的约会都迟到了。”VS“你每次约会总是迟到!”
这两句话前者是一个很客观的描述,我们可以把它视为是你的“观察”而得出的结论,而后者的“每次”“总是”的字眼并不是一个客观描述,它夹带着说话者对另一个人的抱怨的情感,它是一种“评论”,指责对方总是失信。
这两句话哪种表述更加顺心,我们一眼便知。
二、感受
“感受”与“想法”的区分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有时候你只有表达感受,对方才能反应过来该怎么做。
“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VS“作为吉他手,我有点失落。”
前者并不是感受,而只是自己的想法,我只是在评价自己的吉他水平而已。后者就是感受了。
再来一个例子。
“我觉得你应该不这么做”VS“你这么做让我感到非常愤怒。”
前者与后者中哪个是感受,哪个是想法你能区分出来了吗?没错,前者是想法,后者是感受。
从上面的例子中,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不仅能解决人际关系上沟通的烦恼,而且更能让你从人际关系的沟通中体味到爱的存在。
《被讨厌的勇气》
【日】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
《自卑与超越》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这两本书都是讲的阿德勒心理学的内容,它们可以解决你生活中所遇到的烦恼。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部对话体的书籍,内容轻松易懂,如果能在《自卑与超越》之前先读完这本书,你会对《自卑与超越》的内容的理解与思考更深入。
下面来说说从这两本书中,我得到的最大的三点收获:
一、课题分离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首先我们得判断某件事情是不是属于自己的课题。
这件事是不是属于自己的课题,只需要思考“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比如小孩的学习是属于小孩自己的课题,因为无论在学习上得到的成果如何,都是小孩自己来承担成果。
而父母无权利去干涉,因为小孩的学习不属于父母的课题。父母只能引导小孩,让小孩学习才是父母的课题。
就像是把马带到河边,但马喝不喝水是马自己的选择,你不能强迫其喝水,我们无权干涉。
二、不要活在他人的期望中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当然,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我的期待而活。
所以在阿德勒心理学中主张: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三、认真地活在当下
未来与过去都是你现在感受不到的东西,你能感受到的是现在的每时每刻。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
好好珍惜当下,你便能从当下获得幸福。
这两本书是作者认为今年里到现在为止让我收益最大的书籍,愿你能够在读完后,对于你身边的烦恼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也对于你的人生课题有一个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