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的周源提出“我们发现,这一两年内,用户对于“内容”和“知识”的付费意愿和消费观正在发生转变——大家从不愿付费开始变得愿意对于显著高质量、服务更好的类似产品愿意付费。并且,我们发现这个趋势正在加速。”
继而知乎推出了“live”、“值乎”、“专栏赞赏”等功能。还有微信的“赞赏”,微博的“付费提问”,分答等等。
我们清楚一个更强烈的为优质知识而付费的时代到来了。
但实际上为知识付费从春秋时期就开始了。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我收学生的底线是十条腊肉,明码标价。
而现在只不过是线下换到线上,老师换为网红大牛。当然也有最重要的一点:传授知识的人一定要够牛,知识不是随便搜搜就能获得的。一定是要传授通过他自我认知得来的经验。这是书本上学不来的。
就像张公子,传闻他博闻强记,读书过万。他有关“阅读”的知乎live被12218人付费不是没有理由的。我们想学的就是他系统的认知过程和结果。
那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呢?
其实大部分的人为知识付费,只是享受学习知识的这个过程(感觉自己很努力,棒棒的)。学习的内容三天就忘了个大概,但还是会沉浸在“我花钱买的知识呢,多努力呀”所以才说现在的很多做付费的是以成为“网红大牛”为目标的。
那作为生产者"输出优质知识,让用户付费”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只要是与个人成长有关的都可以去做。 只有一到两个核心就够了,集中火力去弄。比如读书方法,健身塑型。再或者一个专业领域的知识把它变为切实可用的。比如“播音系教你声音怎样更好听”,“艺术系帮你构建美感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