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无辜的女士深夜走在大街上被一只陌生男无端暴打的视频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怒,因为被暴打的不是她一位女士,全国所有的女性都被暴打了,所有的弱者都被暴打了,在那个夜晚,所有弱者都在他的拳脚之下。
仅仅被监控记录下的部分就足够让人震惊,让人不敢想象受害人被拖出监控之外的部分发生了什么?施暴者对社会有怎么样的戾气才能做出如此令人发指的行为,如果不是相关部门对文章用词的监管,我会用更恶劣的词形容施暴者。
随便搜一下社会戾气的案例实在是太多了,也不想放照片来佐证,一些社会媒体为了博得眼球,对一些负面新闻渲染报道我认为是在传递负能量,这个其实要被压制住,当然,为了提示大众出行安全而进行的报道,或者给那些不法分子增加威慑力的报道是支持和必要的。
十三年前,我曾经跟一位来到中国做工程的美国人交谈,他刚刚来中国不久,那也是我们认识的第一天,他端着一杯咖啡看着窗外,跟我说,“I saw angry people everywhere in China”,这就是他刚刚到中国的印象。在当时我还没有社会戾气的概念,也没有对他的话题作答,但这句话在我脑子里一直存在。
后来,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而且不断在发生,已经引起了国民的全面思考和关注,为什么人们生活富裕了,反而社会戾气越来越多了?
这个问题先不回答,先看一组数据,在生物学领域,猫科动物曾经有4个亚科,除了剑齿虎亚科在第四纪冰期灭绝之外,还存活着3个亚科48个种,无论在现实生活还是《动物世界》里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猫科动物,而人这个生物呢,灵长目下面的人科,只有一个人属,一个人种,也就是人科现存只有一属一种,全世界所有的人类,不管是黄色亚种、还是白色亚种、还黑色亚种,都是一个“人种”,这个“人种”源自于“智人”,也就是尼安德特人。
无论学术界争论的人类的起源是“单地起源说”和“多地起源说”,都支持古人类的分支有好几条支线,从人类最早祖先南方古猿就进化成为三个分支:鲍氏猿人、能人和匠人,那为什么现今只存在一个人种,原因很简单,人类的祖先过于凶残,把其他的人类旁支都灭绝了。而人类的灭绝行为不仅仅表现在灭绝其他物种和亲缘旁系物种,还表现在物种内的灭绝,例如希特勒灭绝犹太人的行为,美国殖民者灭绝印第安人的行为,还有我们铭记的南京大屠杀等等。
科学研究发现,世上现存的对同类实施灭绝的动物只有三种,一种是大猩猩,一种是狒狒,还有一种是就是人类,而这三个物种都属于灵长目,祖先曾经是一个物种,也就是说对于同种族实施暴力的行为,是伴随着进化刻在基因里的。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有些动物同类之间出现的相残行为,比如眼镜王蛇就会杀死并吃掉同类,这样的行为是为了生存行为,这和种族灭绝是两个概念。还有些动物因为争夺配偶会争斗,这种争斗一般在出现胜负的情况下弱势一方就会逃跑,胜者也不会将败者置于死地,这也不属于灭绝行为。一个简单的区分就是“不以吃掉对方(或生存)而进行杀戮的行为就是灭绝行为”。
所以,“人之初,性本恶”,这里的“人”不是指的单体个人,而是人类种族,“初”也不是出生的时候的 “初”,而是最初的起源。
但这,绝对不是可以对同类实施暴力的理由。人类代表着这个星球的最高等智慧,代表着最先进文明,人和大猩猩、狒狒是有区别的,而且是本质的区别。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教授在2019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一次演讲得到了广泛转发分享,题目叫《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节选一段:
为什么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但是社会风气却越来越充满戾气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我觉得,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不少人总以强者的心态对待社会、对待他人。持这种强者心态的人往往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
强者心态表现在社会关系上常常是目中无他人,唯我优先,容不得他人的意见,容不得他人超过自己。这里的例子实在太多。例如,我多次见到西校区早晨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将车子直接停在带有明显禁停标识的学院正门口;高端小区里有的业主直接将车辆停在草地上;网络上,一旦他人提出不同意见,便开骂约架;以及太多的因为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在餐厅、马路、高铁,甚至飞机上,拳脚相加。
这样的强者心态最为恶劣的表现是强者对弱者的欺凌。例如,餐厅顾客辱骂殴打服务人员;小区业主辱骂殴打保安;男性辱骂殴打女性;成人辱骂殴打儿童老人;有权者辱骂殴打普通人;有钱人辱骂殴打穷人。
这样的强者心态,不仅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在社会发展中也无助于新发展理念的践行。例如,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往往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剥削自然,而不会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表现在理性和感性关系上常常是崇尚算计、效益至上、蔑视感性,而不关注体验感受、行动意义。
正是由于强者心态在社会建设、国家发展中的诸多损害,在同学们即将离开母校的最后时刻,我才要再次提示大家,记住人文与发展学院倡导的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视角,尤其是要尝试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
离开校园后,假如你从事扶贫工作,请努力理解穷人的生活现实和生计压力,不要将自己想象的扶贫方案强加给穷人,若穷人不接受你的方案,请不要贬损他们的素质和眼界,你需要尝试像穷人一样感受世界。
假如你如我一样,是一位男性,请努力理解女性的多重角色和多重压力,不要在一切生产劳动和工作安排中都要践行狭隘的“男女平等”,其实女性一直面临着因传统性别角色分工而制造的不平等,一位女性往往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务、人口再生产责任和职场压力。在男性主导的世界里,在生产安排和工作考核中,男性需要尝试像女性一样感受世界。
大学的毕业典礼,叶教授的讲稿中并没有提到让学生们毕业之后用知识改变世界,用技能为国出力,而是教大家用弱者的心态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让大家用谦卑的姿态对待身边每一个人,这绝对有大师的风范,高校育人者,传授知识第二,培养品德第一,这才是高校该做的事。
有信仰的人都有谦卑之心,怜悯之心,慈悲之心,身边信佛的人都很好接触,跟有信仰的人在一起共事会很舒服,这就是叶教授文中说的“弱者之心”,弱者之心不是贬义,而是褒义,一个国家文明与否的标志不是城市人口比重多少,而是一个国家对待弱者的态度。
相反,生活中一味地争强好胜,再加上不知足的念头,过分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在得不到的情况下心里差距就更大,岂不知刚者易折强者易催,长期心理失衡积累的情绪落差,就是戾气,所以说,我们要用《老子》的智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这里的富不仅指的的是物质财富,同样指的精神健康,对自己所拥有的要有感恩之心,才不会被物欲所累,才会有健康的心态和美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