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晨读感悟:平平常常的行为,经济学却告诉你是

图片发自简书App

想换一款护肤品,小众的,很多人用过都说好。但闺密不赞同,干嘛要换,现在这款用得好好的,我觉得就没必要换。我想想也有道理。

孩子吃剩下的饭菜,最后肯定都装进我的肚子里。当妈不都这样嘛,扔了觉得浪费,吃光才实惠,尽管已经很饱了,吸收不了那么多。

手头有张优惠券快到期,不用觉得可惜,于是买回了一堆可有可无的物品,还觉得赚了。

以上有什么不妥吗?没有,因为一般人都会这么做。但万万想不到,在经济行为学上,这叫损-失-厌-恶-心-理。

损失厌恶心理到底是个什么鬼?

说得专业点,是指宁可失去新经验也不想放弃既得利益的想法。

换句话说,就是贪图安逸,不想走出舒适区,呆在习惯的模式里感觉比较安全。

是不是有种躺着都中招的感觉?

安慰一下吧,但也别捉急,万事有解救。

01勇敢地放弃安全感

想想咱们的祖先如果躲在山洞里永远不敢出来探索自然,改造自然,与各种猛兽和天灾斗争,还有今天的我们吗?

李笑来老师就说,几乎所有的进步,都是放弃了部分安全感,才可能获得的。

02要有开放的心态

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才愿意去接纳和尝试新鲜事物,才愿意去改变和接受正确的想法。

当你习惯了只穿一个品牌的衣服,下次勇敢地试穿下别的品牌吧,说不定会穿出一个华丽丽的自己。

当你习惯了只上一家餐馆,那么下次尝试走进另一家吧,说不定尝出舌尖上的惊喜。

当你习惯了现有的圈子,现有的事,那么多结交一些新朋友吧,做一些想做却一直没做的事吧,说不定会有一个全新的突破。

03多找人咨询意见

尝试一件自己从没做过的事,可以咨询一下有经验的人士,也可以问问朋友如果是他会怎么做。

在家带孩子快十年的闺蜜想重返职场,想去做操盘手。为此她去问了许多人,有专职人士,有证券从业人员,有基金经理,当然还有我这个外行。综合了大家的意见,权衡利弊后,更坚定了她的决心。

读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很了然了,对这几个方法也跃跃欲试吧?没有?那一定是损失厌恶心理作怪咯,呵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