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中有个故事。说楚王在出游打猎时,不小心把弓箭给丢了,手下要去寻找。楚王说,别找了,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又何必去找呢?孔子听闻此事,于是说,人失之,人得之。为什么要强调楚呢?去掉“楚“也可以啊。老子听闻此事,于是说,失之,得之。为什么要强调人呢?去掉“人”也可以啊!
楚王、孔子、老子的不同政治主张,有不同的追求境界。作为一国之君,楚王强调对本国之人,要一视同仁。孔子则强调对天下之人,一视同仁。老子则强调对自然万物,一视同仁。
诚然,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遇到事情,如果格局放大一些,思维更加开阔一些的话,可能会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