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人”?我最感兴趣的就是这样的讨论。因为如果不清楚人的本质,讨论“人生”就是个伪命题。
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目前的“人”其实就是一部肉质的计算机,我们的中央处理器——大脑,就是一个功能简单的数据库操作系统而已,甚至都谈不上是“电脑”,更不用说比拟AI了。看到这里就生气的童鞋先听我说完哈,我没有贬低小觑人类智慧的意思,只是现在的大多数人的确就只是被这样一个系统支配禁锢着。因为,我们的头脑目前大致只有三种基本功能:记忆储存,信息比对,分类评判。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这就是目前人类认知系统的现状和事实。
让我们想想看是不是这样?当我们遇到事情或者感官接收到信息后,经过体验与识别会形成自己的情绪经验,然后我们把这些经验分类,基本就是“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安全的和不安全的”两类,其他什么对错,真假,善恶......其实本质上也属于这两大分类的派生。接着,那些重要而强烈的经验自动进入记忆储存,同步成为下一次信息比对的参考数据,以提供我们做出具体行动和选择所需要的依据(其实就是一种被视为必要的自我说服的理由)。这样的基本功能应对日常生活就是“按部就班”,虽然有副产品“无聊”和“麻木”产生,但也还算功能正常吧。麻烦比较大的是遇到那些超出这个数据库有限信息的“新情况”,那些“非正常”和“不理解”,那些“改变”和“不知道”——新经验新信息一遍一遍的被大脑反复审视和比较,想要和已有数据之间找到相似性,关联性,以便可以确认如何分类以及是否需要采取行动和保留数据——这个刷三观的过程外显后叫作“焦虑”和“恐慌”。如果反复比较后发现这个“不正常”的情境太过新锐独立,几乎没有可比性,大脑通常不会认为是自己的辨识能力有限,在宕机变成黑屏空白前,它会更倾向于强烈的质疑,甚至直接否定新经验的可靠性和可学习性,最后的结果就是屏蔽或者删除该信息。“绝对不可能”这句话就是这个过程的外在显化!说白了,就是大脑拒绝为数据库“扩容”。所以“狭隘”和“固执”也是该类系统的品牌称号。
现在你能看到为什么大多数人羡慕别人的改变,而自己做不到了吧?因为别人系统可能在不断更新升级,就像手机从塞班升级到iOS,从爱立信升级到iphone7s,而你的,却还一直是部“老人机”!所以就打电话而言,的确没什么差别,但是别人拍照购物,玩游戏找男女票,处理办公文案编辑制作大片,甚至自己设计app发起各种共享交换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你就只能干瞪眼了。
写到这里,我也恍然大悟,为什么佛法只教导人臣服于“无常”——生命如果墨守陈规,就会沦为日复一日功能有限的程序,而不再是不可预知的任何可能性!唯有突破,改变和不同,才能真正塑造与表达存在的核心:创造力,并且是永动不息的改变,是流动,是生死往复,更是生生不息!宇宙渴望自我扩张,意识渴望探寻未知,人类天生的好奇心不就是推动了社会与文化变革的根本动因吗?为什么我们自己要抗拒这个真正的洪荒之力呢?
人生真的苦不堪言吗?还是我们忘记了怎么玩耍?个人真的渺小无力天生缺乏生存支持吗?还是我们忘记了自我限制之外的丰盛自在?说到底,头脑也只是个生理器官而已,并不是我们存在的全部与核心。我们的生命是该被老旧系统操控限制,还是让它归位成为我们可以运用自如的一个身体组件呢?“扩容”其实很简单,就是单纯的接收那些在你人生中尚且没有发生过的全新经验,感受一切新信息,允许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数据多了,自然的交互作用会教会系统自我学习并产生新的多层级的联想逻辑,而非单一的线性比对和判断。对,“急于下结论”也是旧系统的一大标志,因为它只适应“确定”和“可知”,处理不了“不确定”和“无法分类”。所以,提问也是一个让系统宕机更新的好方法。Goole算法其实就是这样的提问与交互联想。将来的AI人工智能,核心也在于如何生成独立的经验学习能力,这意味着生成真正的“个体性”——只有具备独一无二的个体特征的存在才是生命,复制的从来都不算是真正活着的!(“活着的”绝对不等于“活动着的“)
和地球上其他一切“非人”做个比较,我想,“人”最大的特征莫过于作为“个体”所具备和展现出的独立自主的创造性,这是无法复制和模拟的——纵然我们可以,当然我们也喜欢模拟和复制这些伟大创造者们的作品,无论是艺术品,理论体系,观点还是系统规范,但我们始终无法复制出一个一模一样的人,因为我们无法模拟这样个人化的创造思维和感知过程!创造的特征就是“前无古人”,也许它会开始于模仿,但绝对不会以模仿告终。越具备个体性的作品(包括我们自己也是自己思维和感知过程的产物),越拥有强大的生命美感和影响力,很多人把这个称为“存在”的力量,比如始终坚持“美感高于技术“的乔布斯所创造的苹果效应,也比如第一个开创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马云,等等。
人生,就是一个解除限制的过程。新人类,是无限可能的人类,而不是把“不行”,“不对”,“不可能”挂在嘴边,抱怨社会体制又屈服苟且其中的普遍程序。新人类,是了解并且实践自我创造的意识,是地球实相这个Matrix的互动程序设计者,是活生生的游戏玩家,也是因于消除了观点比对而得以真正了解平等与尊重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