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金融与科技怎么改变互联网金融格局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用户所关心的主要是系统平台的安全和金融本身的风险。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新技术的出现。金融和科技的互动越来越多,使得金融科技开始走向金融市场的舞台,大多数P2P公司已经开始或者正在转型为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
一方面,第三方支付、P2P及网络众筹平台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让人们开始担忧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安全问题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第一:消费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打破了传统的信贷系统流程长,审批多的弊端,让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更便捷贷款,促进了消费市场的活力。
第二:支付领域。第三方支付也让支付转账等变得更容易便捷,并且实现了一个账号绑定多张银行卡。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
第三:投资理财领域。互联网金融有更高的收益率,更便捷和灵活的投资方式。同时还借助平台的大数据分析能力,让用户投资更加高效科学。
然后互联网金融和互金的货比,也离不开科技的力量,科技为了系统平台安全和金融风险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企业创新带来了源泉和动力。
第一:在平台信息系统安全上。不管是第三方支付还是金融平台系统的安全性在不断提升,并且通过与实体银行机构的信用背书,在流程、制度和系统安全上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
第二:在信用审核上。也通过进入第三方的担保机构,同时增加面签环节和加强审核机制等来实现用户信用的审核。有一些金融机构通过微信,微博等账号即可实现手机闪电信用评估,并跟进信用分数来获取贷款金额。互金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已经成为竞争力。
第三:在平台风控上。通过引入第三方担保公司,同时基于数千家银行的基础积累数据继续,建立分层分级的准入门槛和审核机制。比如陆金所是1万元以上就有第三方担保公司,玖富的融资标的是5万元左右的融资客户。
不管是在信用体系、平台系统安全还是风控上,互联网金融企业都通过科技的保障来确保资金安全,同时让用户更加方便快捷。
未来、科技将成为互金企业决胜的关键。在普惠金融政策的支持下,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将为农村市场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也是另外一波互联网金融的潜在市场机会。
第二章:互联网金融,囚徒困境及其未来发展如何破。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高息回报正在逐渐减退。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如何形成竞争力和差异化,这是所有互联网金融公司面临的困境。
互联网金融存在一些内部矛盾,比如
第一:普惠金融与投资高回报的矛盾。2015年中国进入普惠金融元年,普惠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服务的普遍化和传统金融服务的层次化的一种金融模式。普惠金融实质是解决低收入人群的资金保值和增值的需求。
金融服务的普遍化是指,社会各阶层都通过信用状况和风险承担能力来获取金融服务。比如小微企业获得了平等的金融服务一样。
金融服务的层次性是指,通过建立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不同层级的金融平台来满足不同阶层的投资需求。
普惠金融的最大特点就是利率的市场化。打破了原有基于垄断和半垄断的高利率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第二:互联网金融O2O模式与定价权的矛盾。O2O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资产定价权的线下化而导致线上投资人回报率的受制于人。通过征信业务和大数据业务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具备线上的资产获取能力,同时获得了资产定价权,从而提高了互联网企业的盈利能力,然而从目前的中国征信情况和数据业务发展情况看,短期内无法解决互联网金融企业O2O模式与定价权的矛盾问题。
第三:互联网金融产品同质化与用户粘性的矛盾。产品的同质化和较少的差异化,另外用户在各平台中迁移的成本较低,用户的忠诚度和粘性较低。
第四:互联网金融风险转移与用户优势的矛盾。按照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定位,其主要是提供信息撮合作用,可以说平台是可以获取无风险收益的。但是目前大部分的金融平台都是采取资产端出让方回购兜底的模式,就是平台方实际承担了从基本资产的获取、到资产信用评级、到资产风险定价的一整套流程。投资者成了超额的无风险收益方。这让风险转移到了互联网金融平台,并且一旦出现危机,将出现大规模的违约风险。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产业的一个延伸和拓展,改变了金融产业对客户的服务模式。其核心是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的变化。打破了原来以金融机构为核心的模式。让投资者,用户和平台更加平等和透明进行服务和被服务。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会呈现以下几种模式:
1、传统金融企业的互联网化。各个企业都将打造自己的互联网客户服务平台。改善其服务模式和质量
2、互联网金融平台将回归本质成为信息中介平台,并提供金融咨询服务。并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科技优势,提供定制化的金融管理服务。
第三章:从公司和产品层面来看,互联网商业模式有哪些
商业模式即是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和获取价值的基本原理。一句话,商业模式就是你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给什么样的用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在创造用户价值的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取商业利益。--周鸿祎的自述。
从公司层面解读商业模式。
包括四个核心要素:产品、资源、客户、钱。由于不同公司所拥有的各要的资源和能力不同,才出现了各公司多样化的商业模式。比如资源驱动型、产品驱动型、客户驱动型的商业模式。
从产品层面解读商业模式。
其前提是公司是以产品驱动型为商业模式的公司。产品的商业模式可以拆分为:用户价值、盈利模式、运营方式三个基本要素。即什么产品、怎么赚钱和怎么运作。
用户价值:一个优秀的产品在用户价值方面应该满足三个基本条件:抓住用户的痛点;是刚需、受众广泛、使用频率高;另外产品有差异化竞争点。
盈利模式:分为免费模式;免费+广告模式;免费+流量模式;免费+增值功能模式;付费模式。
运营方式:运营方式有基于用户、基于内容、基于数据和基于活动几种方式。用户运营是基于用户量和用户的活跃度。内容的运营其核心是内容的质量。
第四章:互联网金融:用户需求和用户行为分析
用户需求:
金融类产品的用户需求在于收益。收益有货币、实物、服务或者心理上的,满足什么样的收益需求取决于用户的使用场景。但绝大部分的用户需求是货币。对于货币的需求,可进一步分解成为:收益率、流动性和风险三个需求。三者结合起来才真正形成了用户的最终收益。如何在收益率、流动性和风险三个部分之间取得一个平衡是金融产品设计的核心部分。
用户行为
对于金融产品,用户行为两个关键环节:投资决策和购买并持有产品。
投资决策:分为价值判断和用户信心两个部分,价值判断主要是基本面和政策面的影响;信心主要是投资者的信心,
金融产品:对于投资者而言,金融产品的主要目的是让资金增值。金融产品的配套服务,也主要是为了让投资者更好地选择产品。
基础资产与产品设计,基本资产决定其产品的收益率、流动性和风险,而通过产品结构的设计,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收益率、流动性和风险。基本资产就是复杂的金融产品经过一层层拆解后,最终的证券产品。
金融服务:其实是在在互联网金融中充当了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工具作用。不管什么样的产品,投资者必然是没办法全面了解信息。要达到信息完全对称的成本太高,也没有必要,因此金融服务充当了其中的桥梁,通过与投资者的沟通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程度。沟通是双向的,如何去利用沟通获取用户的需求也是必须考虑的。
第五章:原型设计前避免的4个错误
错误的根源有几个。
第一:需求没有清晰就开始设计原型。
第二:创造新设计。
第三:自我设限。
第四:业务逻辑没梳理清晰。
所以在思考清楚产品需求、产品定位和产品业务逻辑后,才开始从0到1的设计产品。
第一步:确定产品的方向和模式。这个需要跟随公司的整体战略和发展方向而定。
第二步:产品框架和业务逻辑梳理。确定了方向后,开始梳理业务的逻辑,以及实现业务的逻辑和目的,需要用到那些模块。
第三步:开始着手画原型。其中原型包括产品交换和产品界面设计两个重要部分。分析每个界面的目的和用途,然后规划界面的元素和交换。页面设计流程四个步骤。
第一:分析每个页面包含的内容,将其整理成模块。设置每个模块的重要性和优先级。
第二:分析模块信息之间的结构关系。比如推荐文章模块,包含图片、标题、文章推荐语等信息。
第三:产品交换。每个模块和页面之间如何切换,相互的逻辑关系如何。
第四:界面布局。首先对整个产品进行功能的布局,是左侧导航还是底部TAB还是顶部TAB等都需要根据具体产品需要展现那些模块功能而定。产品模块功能确定后,开始对每个界面布局,每个界面需要展现那些元素和内容,他们之间的优先级如何,相互的逻辑关系如何都需要思考清晰。
第六章:互联网金融:用户增长的三驾马车和四大模型
交易和用户增长的三驾马车。
第一:资产驱动
我们讲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属性、定位和运营策略结合起来,我们发现,真正的核心是从供给驱动需求。其中流动性、收益性因素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影响尤为突出。
为什么是供给驱动需求?收益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另外流动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要保证用户的钱能便捷地出去,用户才愿意投进来,这样就把这个流通环节打通,用户才愿意来买你的定期产品。
第二:电商化
金融产品的日活很低,用户最核心的需求还是投资和收益,如何才能提升日活率,我们需要从外延的需求去考虑,增加更多的用户场景,比如电商化就是一个办法。因为资金离电商是最近的,用户有了钱之后,会考虑消费,更用户提供适当的消费场景是可以让用户活跃率提升的。
第三:游戏化
比如大家都知道“一元夺宝”的游戏,这个游戏背后的逻辑就是赌博。是玩人性,你试想,如不是不是赌博,你投了两千元钱没有收益,你还会投吗?如果是游戏则用户可能继续投,总想能够一次性捞回来。
互联网金融运营的四大模型
第一:业务模型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用户让渡资金的使用价值,换取价值回报。比如你投了一年的定期产品,时间长,流动性差,但是互联网金融产品有别于传统金融,做了一个二级市场即债权转让。你可以在定期的中途将产品转让出去,及时套利,这样定期产品其实就变成了活期产品,而且还享受了定期产品的利率。就这样一个社交,让流动性的属性发生了变化,这便是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之一。
第二:品类模型
在电商和零售行业,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品类。流量品类就是吸引客流的商品,具备的属性是销量比较高,单价比较低。这会让用户觉得这个地方很便宜,用户愿意进去买,用户进入平台之后,就会买更多其他商品。从而提高销售量。
第三:用户成长模型
在电商和零售领域,有新用户和非新用户区别,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应该把新用户的概念变为新手期,它是一个过程,并非一两次购买行为就变为老用户。在金融行业,一个用户从:注册、实名认证、绑卡、投资、提现等几个流程走完后才能完成一个新用户的流程。这个周期一般比较长。
第四:用户漏斗模型
从上面的流程可以看成,每个用户经过了4次转换,才最终完成一个完整的新用户流程。每个步骤的转化率都需要通过运营手段来提高通过率和留存率,在最终通过用户漏斗之后,留下更多更有价值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