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夕阳西下时,我刚好与一个朋友在一座高楼的咖啡厅,一抬头猛然发现天边的彩云如此之美,于是各种拍。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就喜欢看云,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有的像一条长长的巨龙;有的像一头威武的狮子;有的像一头凶猛的老虎;有的像温驯的小羊;有的像骄傲的公鸡……这时的天空就像一个动物园,陪伴我度过美好的童年。
长大了,对千姿百态、婀娜多姿的云的喜爱有增无减,甚至有时会情不自禁的羡慕起云儿来。我很羡慕云儿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天空中晒着太阳,不在意别人的评论,说它们像这样、像那样,它们只是肆意地摆着自己觉得舒服的姿势,没有刻意模仿,它们不需要为别人活,自由自在做自己,演绎着生命的精彩。每每观看云儿时,仿佛我的思绪也随之飞上高高的云端,远离人情世故,抛弃工作压力及烦恼,无拘无束,任其飞翔。
一直有日出和日落情结,每每去大山和海边旅行,无论前一天多累、睡得有多晚,早上必起大早看日出。夕阳西下时分,只要有美丽的日落,在可能的情况下,我都会停下手中的活,驻足欣赏片刻。现在细究起来,大概也是日出日落时分有美丽的朝霞和晚霞之故吧。
观日出印象最深的要数1996年10月的黄山日出。前一晚住在霉味充斥的山顶宾馆,合衣套上雨衣来隔离阴湿发霉的被子也没起多大的作用,几乎一夜未眠。大概4:30我就起来加入茫茫人海中,整个人睡眼朦胧地站在那等候太阳露面。看到云儿展开了她那美好的容颜站在高处,放眼望去,万道霞光,太阳从一扇薄薄的屏障中射出,那屏障便是云。云儿从最初的乌黑、微蓝、蓝色到红色、深红色,然后再变成蓝色、深蓝色,此时太阳已不知跑哪去了。
观日出起最早的一次是2008年春节,在吉林雾淞岛(不确定是这个名)大概4点钟左起床,那可是在零下30多度的冬天,只为亲历太阳从云儿钻出来的过程。只记得隔着条小河远远眺日出,由于实在太冷,一边跺脚一边等。等到太阳从云层爬出来,我们随手照了几张,草草收兵又去睡回笼觉了。
最失望的日出之一是2006年5月在珠峰日出,可能没有云儿之故,太阳出来时平淡无奇,只觉得是个大大的咸蛋黃,可能与想象中的相差甚远,所以甚感失望。还有2009年8月泰山日出,早起等了一、二个小时,以为看不到日出了,结果返程途中,太阳一跃而出,高高挂起,没看到冉冉升起的过程,一出来就异常刺眼了。
日落印象最深的有二次,一次是2006年那次纳木错的日落,非常的壮美。太阳躲到了厚厚的云层里,但她的余晖却染红了大片大片的云,它们像朵朵盛开的花儿,开遍了整个天空,那些似火的云,仿佛要把整个世界吞没了,倒映在纳木错纯净的水面,仿佛立即收起那嚣张的气焰而温柔起来了。
还有一次是2015年8月挪威游峡湾回宾馆途中,大概晚上9点多,西边的天空一片火红,惊呆了小伙伴们。夕阳中的晚霞一会儿金黄色,一会儿半紫半黄,最后呈现出紫檀色的霞衣,给我们留下无限的遐想……
说到云,相信大家会想到诗人顾城的《远与近》
你,
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看人时很远,看云时很近,正是诗人这种美学趣味的表证。这虽是一首现代诗,但其中的精神内涵:天人合一,与自然融为一体,在大自然的无限中逍遥有限的人生,寄情于山水天地之间,遨游于长空飞云之时,从而获得精神的长驻与永恒。
有人说“如果有人抬头全神贯注的看着天空,那这个人一定很寂寞,只有他抬头看天空中的云,那么他所有的烦恼都会消失的无影无踪。”我对寂寞没有太深的感受,但抬头仰望天空时,云在动,我的心情随着云一起飘动……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种恬然自得的境界正是我们一生所追向往和追求的。
以下图片来源于近些年旅途所拍小部分,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云儿,是不是逊色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