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来源于大脑而非身体吗?~艳芬的读书笔记之《高效休息法》

今年以来我一直觉得身体很疲惫。我老是以为是需要休息,需要睡个昏天黑地。需要到户外去放松放松。樊登老师讲解了这本《高效休息法》,颠覆了我的认识。他的观点是,我们如果感觉到特别疲劳,不是因为身体和肌肉,而是来源于大脑。也就是说我们疲惫可能源于压力和焦虑。这句话特别经典,压力来自于对过去的不甘和对未来的不安。如果我们能放下过去,又没有那么恐惧未来的话,那我们的压力和焦虑会减少很多,只安住于当下,把目前的事情就做好了,那样的话我们心情会轻松很多。

图片发自简书App

目 录

一、冥想与正念的科学依据

二、练习“什么都不做”——正念呼吸法

三、提升专注力,摆脱心事重重的状态——动态冥想

四、释放压力,缓解紧张感——压力呼吸法

五、排除带来疲劳感的杂念——“猴子思维”消除法

六、冷却愤怒时的头脑——RAIN法

七、“消灭”看不顺眼——温柔的慈悲心

八、应对身体的不适——扫描全身法

九、美国精神科医生推荐的五日简单休息法


书中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例子,就是要消除猴子思维法。

排除带来疲劳感的杂念——“猴子思维”消除法

我们的脑中每天都被塞满了各种想法,进行冥想时我们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然而回过神来,难免会回落到之前低迷的状态和情绪中。这种翻来覆去想事情的状态被称为“猴子思维”,就好像有一群猴子在你的脑海中吵吵闹闹一样。这种杂念一旦占据大脑,会导致大脑极易疲劳。如果能摆脱“猴子思维”,大脑便能够充分发挥它原本的作用,而且可以提高专注力和判断力,抑制某些想法的反复出现,并改善睡眠质量。

“猴子思维”消除法

首先想象自己站在车站的月台上,此时一列坐满了名为“想法”的猴子的列车进站。它会稍作停留,但是过一会儿就开走了。像这样的列车接二连三地驶过,但你的位置不变,仍然站在月台上。

该方法的核心是:不要把思考中的自己和思考的事情混为一谈,对想法采取旁观者的状态。

猴子思维消除法就是把自己放在旁观者的角度。看着一些杂念在身边,看到他,允许他,然后又看到他跑掉。我觉得特别有趣,下一次我如果胡思乱想,我要尝试一下这个办法哟。

我是日记星球684号星宝宝艳芬,我正在参加日记星球32期蜕变之旅,这是我的第35篇原创。

图片发自简书App

艳芬:联通店主,樊登读书会长,两个孩子的妈妈

写于2019年6月11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