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年腊月二十日,旧历新年马上来临。
2018年,真的终于要过去了。
2019年,己亥年,愿事事平顺,人人安康喜乐。
许是真的到了这把年纪,经历了这个年纪该或不该经历的世事,开始考虑之前不曾甚至无意识的事情。比如生死。而即将过去的这一年,让我尤其感受深刻。
深知每个生命来到世间的侥幸与不易,体味到生命的轻薄易逝,命运的反复无常,世道物像的兀自轮回,知晓我等凡胎俗子更应惜命惜时,不虚世间走一遭。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大陆人均预期寿命由2016年的76.5岁提高到76.7岁。不知此数据得出依据何在。随便查一下便知,无论何种人均寿命统计报告显示出来的数据,我国人均寿命都是在逐年增长的。但是我总觉得按代际来统计更有现实意义。
比如40,50后人均寿命,60后人均寿命,70后,80后......
我体会到的却是一个违背规律,或者说与大数据相反的一个现象,即也许我们的人均寿命,或者说现存世上的我们这两三代人,人均寿命可能会低于上两代人。
几年前看过一篇文章,中国即将进入癌症爆发期。毫无疑问,目前中国已经进入这样悲催的时期。记得少时,此种重大疾病及少见,周围方圆人群每每听说谁得此类疾病,都会唏嘘不已。可现如今,几乎每家都有患重大疾病的亲人朋友。更可怕的是,癌症等重大疾病发病年龄年轻化也越来越明显。癌症,真的到了要被当作常见病看待的时期。
除了重大疾病,不可预测的灾难,意外,也从未远离我们。
谁能想到好好坐个公交车,也能掉进江里命送黄泉?!
是的,死亡从未远离我们。即便在没有战争,鲜少饥饿,瘟疫等灾难的和平国家也是如此。
有时会想,科技的发达,社会的发展,让世界(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的同时,是否是让时间变得越来越快了?!去往任何一个国家无需再像古代那样经历数月数年,飞机环绕地球一周也仅仅只需40-50个小时;网络发达,通讯发展,也许我们一个月所获取的信息量,跟得上古人一生所知!换句话就可以说,时间被变快了。
这似乎是打破了某种自然的平衡和守恒。
个人的生死许是这条平衡线上一个不可或缺的筹码。冥冥中自有天道。
叔本华形容人的一生说,人如水蛭。中国古人说,人如蜉蝣,朝生暮死。放在宇宙之维历史之度,人渺小而软弱,无论是长命还是短途,都不过如流星转瞬即逝,如尘埃微不足道。所以,今日在此计较这寿相,谈论这生死,也许是笑闹一场。
生,即是向死。即是归途。这是人生唯一一个确定的命题,除此之外悉无定数。
茫茫前途有生之年如何度过?即便明日灰飞烟灭,今日也可坦然笑对,无憾此生。这难道不应该是苍天之下芸芸众生该抱持的人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