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甘线

第一次筹备青甘线是22年的暑假,当时和另外一对朋友约好了时间,4个人8天自驾,定好机票酒店,租了一辆车,准备宁波飞兰州出发。那时候旅拍还没有现在普遍,准备不拍婚纱照,就是旅途拍一些。结果出发的前一周张掖疫情爆发,行程取消。后来年底有了孩子,之后的时间大部分是围着孩子和睡眠不足打交道,其次是不和谐的家庭生活,人多在被消耗中度过,也没有这样有计划的旅行了。

拼车在路上的时间是完整的6天,看过了湖泊,盐湖,戈壁,沙漠,草原,丹霞,雪山。以前,被问到深刻记忆的旅行,我只说2015年的青藏线和318,现在多了一个青甘线。

这是我第一次踏足沙漠,鸣沙山的大合唱刚好是9/30晚上,比起10/1开始国庆的人流,还是比较能接受的。在茫茫戈壁滩上前行的时候最希望看到的是一点绿色。除了一些耐旱耐寒的灌木外,着实只有城市里才有绿色的树。天气干燥的让人难受,鼻子里出来的东西大部分时候都是带血丝的。南方的水润湿度的空气生活久了,难以忍受的干燥。其次是海拔提高带来的睡眠不佳,导致头疼了2天。随着地貌变化,温度的变化也是明显的。大部分的时间我们都在车上,基本除了晚饭我们能在住的酒店地方可以吃的选择多一些外,其他早午饭我们都吃的很一般。酒店的早饭很一般,却是我一天中比较有机会蔬菜摄入的时机。中午常常是11点多到了景点,景点外没啥特别选择,进去又要玩2-4小时出来,所以好几次是进去前在游客服务中心吃个泡面再进去。在翡翠湖的那个下午,因为太冷,加上前面看的是察尔汗盐湖,我觉得没啥特别,一会就出来了。那天中午吃的是泡面,所以我出来后已经快18点了(那边基本19:30天黑),于是景区门口找了家店点了份豆角茄子盖饭,我想吃点蔬菜,我让加个蛋,结果除了青椒和蛋是新鲜的,茄子和豆角都是不新鲜的。后来要上车的时候我不舒服,吐了2次,把吃的全吐了才舒服一些。后来到了酒店,晚上住大家聚餐,我没有去,完全没有胃口了。司机说我没有问问,最近生意不好,门口的店不敢吃,菜不新鲜是很有可能的。后来一起同行的小姐姐说,看来泡面的安全程度比那些店家要靠谱。后面几天的景点,我只在莫高窟的游客服务中心的正规餐厅吃过饭。

去莫高窟前,看了《敦煌大历史》《我心归处是敦煌》等做了一些了解,等到排队入窟听专业讲解的时候,还是非常的震撼和敬畏。看到《又见敦煌》的演出时,果断买票去看了,再次被历史和演绎感动也感伤,时间点也刚好赶上。敦煌已经这么多年了,才知道为了避免壁画和彩塑更慢的氧化等,至今仍然是讲解带着大家靠一把手电筒给大家看,这些年敦煌学的研究学者们是多么艰难的在工作。而过去,绘制这些壁画,藻井,彩塑的工匠们,又是如何在墙上留下了他们留存至今的作品。因为王道士当时的无知,时代的处境,导致藏经洞发现后被搬空到了世界各地。研究学者们在全世界的博物馆,图书馆去收集,抄录,临摹……让我们今天在敦煌学的研究上有了多方面的成绩,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为这份事业在助力。历史的文化瑰宝在这里展示了一个又一个朝代的历史更迭。

有些地方去了觉得好,总想会再去,却不曾想,也许下一次真的不知道是何年何月。如此,周末周边城市的旅行,也许每个月也可以来上1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