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一个年轻的居士私信问我:他们学校的风气特别颓废,非常影响自己上进,但他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不受环境影响?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他'和“坏环境”绝缘?
一看环境二字我自然马上想起佛教的一个法相概念——熏习,它很能说明环境给人的影响从何而来的。所以我从熏习的角度给他讲了一件环境怎么作用于人以及人应该怎样对待这种作用?稍加整理,就是这篇文章。
从佛法角度谈谈为什么环境很重要?
熏习者,熏,是如露重熏衣,香气袭人。人在兰麝之室呆久了,自然遍体生香。习,好比是幼鸟鼓动着翅膀不断练习着飞,久之成自然后振翅即起,不假思维。
环境熏习给人的影响是自然而然又无可抗拒的。在佛教经典《大智度论》中,有个故事:一位国王,是个虔诚的优婆塞,他问佛陀:“我常需要处理政务,有时甚至不得不领兵打仗。这种时候,我的心就会很散乱。如果我在临命终时,心也散乱,没有专注在念佛上,能不能到好的地方去呢?是否会投生到恶处?” 佛对他说:“不要担心,如果平时有强大的善业熏习力量,你一定能生到好的地方去。”
佛说了一个比喻:有一棵树,它以向东边倾斜的姿势生长,这样一直向东长,就形成了倾向性。那么,等到把这棵树砍倒的时候,无论从哪里砍,怎么砍,它一定是向东倒下的。
——除了熏习善业能让我们往生善处之外,佛陀的比喻还告诉我们:当我们熏习不善法熏出了强大的惯性的时候,也可能是在给自己造成一些定业。
而熏习这个概念的要点除了熏染和学习,更在于熏染和学习带给我们的一些无意识的重复和一种无意识的改变。
这也是环境的厉害之处——它能对你造成立体式的打击和影响——除了明目张胆的塑造你之外, 它还会把无数看不清的“暗示”扔给你。一不小心,它们就会令你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
这样看来,我们的处境就远比自己想象的要被动,环境熏习的重要性也由此可见。
那么环境既然如此重要,万一你遇到了不好的环境,无论是斗争到底企图改变环境还是养精蓄锐企图跳出环境都不太能解决问题:和环境作斗争一般只有两个结果:你延缓了环境对你的驯化,或者你激烈的反应加速了这种驯化——与环境为敌和与人为敌最大的不同就是:环境给你的影响,大部分都是不可见又难察觉的。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已经改变了环境,其实不过是自己悄无声息的被环境改变了。
而企图跳出环境的人即便真的跳出了,也洗不净环境给自己的烙印。
况且我们都不是孙大圣,能够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为了对自己的安全感有个交代,当我们选择换环境的时候大部分只能选离换到现有环境不太远的环境,因为——跳的越远,落地之后就越陌生,越陌生,我们就越恐慌。
如此一来,你的新环境在“价值取向”和“价值排序”上,就不太可能和旧环境有天壤之别。而你的跳跃也会因此而效用减半。
由此可见,这两者都不是究竟的解决之法——我觉得真正的解脱之法是:当环境的熏染给我们造成困扰时,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运用佛法从中解脱? ——这才是修行的要点,也是我们用力的方向,——更是一个佛弟子的本分。
那么,如何运用佛法阻止环境对自己的“无意识熏习”?
我的手段就是“自我训练”,即有意识的熏习善法。这件事情用孔子的话来讲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具体的方法有很多,拜经、拜佛、抄经等等,因为爱好书法的缘故,我最常采用的办法是抄经
学习佛法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关键在于要扭转自己的心,而这种扭转就要靠不停的熏习善法来完成。
那么抄写圣者的言教,就是一种利用自己多个感官进行熏习的好办法。反复多次后从量变最终产生质变,还会产生功德。
当然,无论是诵经也好,抄经也好,还是礼佛也好,都只是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对于我们这些恶习严重的凡夫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这些方式,仅仅依靠我们的意识来熏习很快我们就会败下阵来——因为我们八识田中的恶种子多如地上土,善法种少如掌上沙,我们的善愿在意识里翻不了几下,就会有无数的恶种子被带出来。
无论如何,对于善法的熏习必须依附于万事万物,千万不能悬空。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如果我们把善法的熏习和万事万物都关联起来,非但我们的善法熏习会快很多,而且我们还能进一步转变自己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使之不再阻挡自己的进步和提升。
假如你是一棵能够长成参天大树的小树苗,但恰好长在了一片非常贫瘠的土地中的话,你几乎只能通过熏习善法这一肥料来滋养自己的成长,久而久之,说不定你还能转不毛之地为沃土乐园。
但如果你想通过挪坑和使劲扎根来活下来的话,风险就要大得多,而且很多过程和因素还不是你能决定的,无论最终成败与否,你都只能听天由命,远没有前者来的方便和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