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看行业公号,走路听得到专栏,下班学知乎live,地铁刷千聊微课。。。哦对了,忘记了周末你还要去图书馆或者书店速读几本书,因为你怕跟时代脱节,也怕朋友圈没几张文艺照片,显得自己跟这个全民学习的时代浪潮格格不入:我也是一个时间管理者和终身学习者,我深深地知道,8小时以外才是拉开人和人之间差距的重要时机,所以我学习,所以我快乐。
可是不用我说你也知道,这样的节奏坚持了几个月,工作的薪水没涨,认识的朋友也没多,不过是在几个群里露了面,朋友圈多了几个赞,其他的,并没什么长进。
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
我们从内外两个层面来分析这件事:为什么感觉学了这么多,可是没有什么长进?因为你虽然学了,却没有用上,我总结为“学不致用”
下面就分三个步骤,来破解这样被动的局面。
1. 定主题
只要会上网,现在机会没有找不到的东西。而只要你工作,现在品类繁多的微课总有一种适合你,PPT/英语/沟通/时间管理/健身/阅读/理财/知识管理,甚至如何让夫妻关系更和谐,都有对应的微课可以上。
而大多数人只要有时间,基本见到免费的课愿意报名,转发朋友圈,截图给小组长,获取群组二维码,扫码进群,等待上课。
上课时像模像样地拿个本记笔记,
我们大脑设计的机智,就是都趋向于动最少的脑,尽量不思考。
餐厅点餐不知道点什么,这时看到邻桌吃臭鳜鱼,然后跟服务员说:我也来一份。可是上桌之后发现根本享受不了;
去京东扫书看哪本都好不知道怎么选,于是挑了评论人数最多的一本马上下单,还内心窃喜:自己比那些买书心疼钱的人强多了,几十块钱卖人家几年的知识,简直超值!可是书翻了几页感觉在看天书,于是束之高阁;
等等等等。。。。
为什么别人喜欢的不适合你? 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学新媒体的自然会关注《教你3招排好版》,《公众号主图怎样选》这样的微课;
学英语的就会关注《如何无痛被单词》,《一年10本英文原著是这样练成的》这种主题;
而对理财感兴趣的,就会更容易被《理财小白通关36式》,《坚持基金定投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这类微课。
你不可能对所有主题都感兴趣吧?即使是,我想那也是刚接触付费学习,想尝鲜的阶段。而接触的微课越多,越会重视时间跟精力的投入-产出比,也会对兴趣之外的领域逐渐失去吸引力,或者暂时打入冷宫,听后发落了。
不会分主题,就像一个女孩缺男友一样,见到就想谈恋爱,可是真正开始了后才发现:这个只是看中了我的美貌,不行;那个就是长得像杨洋,可是就知道打王者,一点也不关心我。而这个锅,不应该全扣在男生身上。
付费学习也是一样,你只知道自己焦虑需要充电学习,缺不知道自己具体缺什么,然后别人推什么课,你就报什么课,那肯定效果不好。
所以,找到自己急需补齐的“短板”,有的放矢地选择听课主题,才能让你有所收获。
2. 会筛选
看这个图,你会不会以为就是你想要的《人类简史》?
可实施残酷地打了你的脸,书名确实是《人类简史》,可是注意作者,原作的作者是以色列人尤瓦尔·赫拉利,再看这一本封面上的作者名字:亚特伍德,连国籍都没写。
任何一个行业,只要有龙头,就会有猫头、狗头甚至猪头跟在后面获取利润。
调味酱有龙头“老干妈”,也有狗头“老干爹”;
饮料行业有龙头“六个核桃”,就有狗头“六大核桃”;
咖啡行业有龙头“星巴克”,就有猪头“星**”
名字过于暴力,还是大家自己看图吧:
回到付费知识的话题。
互联网兴起这么多年,可是为什么知识付费最近2年才火起来?因为以前的房价不高,财富自由还没有推广开,上升通道依然很多,所以人们远没有今天这么焦虑。
焦虑是不是因为知道自己不如人,而是知道自己不如人,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赶超同龄人。既然焦急,那就得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从来不缺乏聪明人,尤其是聪明的商人,于是,就有很多人推出了品类堪比沃尔玛超市一样丰富的微课,来“解决”你的焦虑。可实际上,当你看到感兴趣的微课就购买,内心还喜滋滋地告诉自己:以前我买书都不舍得花钱,现在碰到感兴趣的live/得到专栏/喜马拉雅节目都可以立即下单,我的思维已经接近富人思维,开始懂得了“最大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了。
而实际上,你只不过是“知识焦虑乱投医”而已。
马克思曾说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被绞死的危险。
结合这句话,在看上面提到的“山寨书”就不难理解了。哪怕被坑的人是推崇“精神文明建设”的豆瓣网友,哪怕被坑地点是国内某著名图书连锁,那也都不难理解了。
那既然知识领域也被各种披着老师外衣教授不正经、不合格的知识,或者挂羊头卖狗肉,而监管端还无力的话,那我们也只能擦亮眼,提高自己的筛选能力了。
筛选可以从下面三个角度入手:
1. 看主讲人之前的作品
如果一个主讲人之前有过著名的作品,书,文章都可以,那么讲课的质量不会跟之前相差太多,比如吴伯凡老师在喜马拉雅的《冬吴相对论》非常受欢迎,那么他在知乎的Live质量就是值得期待的;
2. 看其他平台的作品
比如我在公众号关注的“战隼"老师,在个人提升和时间管理方面经验很多,现在在做自由职业,家庭关系和非常融洽,个人管理方面做得非常好。那也可以推理,他的分答小讲和值乎的品质也很高。
3. 看学员评价
上面2种方法都是针对各个领域的意见领袖而言,而大多数主讲人没有他们那么久的时间和产品积淀,那么要分辨的话,最好是在网上查阅一下相关的评价。好评超过70%,就可以认为是一堂值得听的课。
但是这一条也要警惕“水军”的存在,天热潜水凉快的人很多。
好在有的平台(比如知乎)已经推出了“不满意7天退款”,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用户的利益。希望其他平台也会跟进。都把知识包装成商品,在知识电商上面收钱了,没理由不像遵守“三包规定”,对吧?毕竟以后的智商税,也不是谁想收就能收。
3. 分阶段
知识跟技能领域发展到今天,几乎每一个领域都有明显的水平区分:
中国足球分中超、中甲、中乙;
跆拳道分白带、黄带等5个级别;
英语分四级六级等等
分阶段的好处在于,你在浅水区游泳呛水时,听不见会自由泳的人嘲笑你的声音。
这样能够专注练习,周围的人也都是跟你一个水平,交流经验学习得比较快。没有人能一下子就学会自由泳,但每个学会游泳的人,都呛过水。
先说平台。
所有商人都会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是毋庸置疑的。
付费学习既然是一种知识类的商品,推广的平台也会使得让尽可能多的用户订阅、下载、消费。那任何领域都是一个金字塔形状:
数量众多的小白构成了坚实的根基,这部分占据50%;
中等及中等偏上的学习者是腰部的主要力量,这部分占据30%;
上等及顶尖高手是金字塔的塔尖,这部分占据20%。
那么如何使利益最大化呢?很简单,推出“理财入门课”、“英语小白的福音”、“零基础学编程”这类课程就好了,如果文案用点心思的话,保证报名学员比雨后春笋还汹涌。
这样你“感觉”学到了东西,朋友圈装了X,主讲人的钱包鼓了,各大平台的利润也增加了,这不是一个多方欢喜的happy ending么?
呵呵,还真不是。网上有句话说:知识付费有两种,一种是让你学到知识,一种是让你“以为”学到了知识。网络时代自媒体雄霸天下的好处在于人人都可以发声,而坏处在于增加了区分“专家”和“砖家”的难度。
谁都不会把钱当敌人。知识付费风口大开,想进去分一杯羹的大有人在,而想让高手买账的话,难度和风险都太大。所以这些兜售知识的大灰狼只好像小白兔下手---设计适用性最广、用户最多的小白课程。
再说用户。
时代变了。父母那辈人“一碗饭吃一辈子”的时代早已远去。对现在的职场人来说,“T字型人才”都难以满足职场的需求。比如一个公众号运营,除了要能写文章、会PPT&PS以外,还要会心理学、懂传播学、有沟通技巧、会时间管理、能撒娇会卖萌等等。这样的趋势下去,"T字型人才"迟早会被“米字型人才”取代。
而这种焦虑(或者叫学习的渴望)并不是普通人才有。下面这张图,就是知乎大V--战隼老师参加其他Live的记录。
处于解决自己焦虑的考虑,听小白水平的课,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但是越早跳出来越好。
找工作学历为什么重要?因为大学里开设的课程是分级别且成体系的。如果你经历了从易到难的过程,说明你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达到了国家承认的水平,这样一来,单位招聘时通过学历可以大大降低筛选成本。
而要上完大学,需要3-5年不等的时间,还很少能够打造出每门学科都精通的,符合招聘要求的学生。
而对于付费学习来说,一节分答小讲不过30分钟左右,知乎live1-2小时,喜马拉雅系列课可以开到60节,最长的得到专栏每天一更,也不过一年而已。
要想通过付费学习,能够在某个领域深扎根、学透彻,还是不现实的。别拿可汗学院和Mooc举例子,那是在用线下的时间和精力,去学线上的课程,只不过教学方式变了而已,没有普遍意义。
所以付费学习更适合“演讲”、“时间管理”、“阅读”和“沟通技巧”等通用技能,人人都能学,人人都有需求,实际上,喜马拉雅上《好好说话》销量第一,也证明了这一点。
日漫《钢金炼术师》里面说:人没有牺牲就没有收获,为了得到什么就必须付出等同的代价,这就是等价交换的原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千古不变且不分国界的真理。
互联网改变的是很多,但无论模式多么创新,快餐的盒饭还是要一份一份地做;网购的盒饭还是要一件一件地生产;滴滴打车的费用,也是一公里一公里地算。吃住行的本质,并不会因为互联网的介入而发生改变,改变的,只是形式和效率而已。
所以不要指望互联网进入了知识领域,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相反,在机器越来越聪明,算法越来越高明的今天,作为我们年轻人应该更对地感受到危机感才对。
这是今年春天,腾讯网引用李开复先生的预测:十年后50%的工作将被AI取代。(点击阅读原文可产看)其实不用十年,现在的智能分拣机器人已经取代了传统的人工分拣;银行柜员也大幅裁员,一台自助机器就可以搞定开卡/转账等高频业务;自动驾驶的发展会逐渐淘汰掉司机;甚至我所在的翻译行业,也出现了由国内AI龙头--科大讯飞推出的“晓译”翻译机来蚕食翻译市场业务。
机械式/固定流程式的职业,会成为被AI收割的第一波“韭菜”。比较稳妥的工作,是例如公关/新闻/心理咨询等高度依赖人机交流的职业。而单纯的想通过付费学习,就想跟AI来个正面交锋,这种想法还是图样图森破。
愿世界充满AI的时候,我们仍然不会失业。
迷路的指南针
一个人想的比说的多,他就成熟了;一个人做的比想得多,他就成功了。勤奋并不是让自己更好的路,在目标清晰、方法得当的前提下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