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遭受压力的折磨?!这本书能帮到你!

上个月公司突然决定将我调岗,这一个月来在新岗位上做下来苦不堪言,压力巨大。某个晚上突然想起来Kindle里下载了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这本《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于是花了两天的时间看完,现在聊聊这本书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想。

本书结构很清晰,就两点:重新思考压力和转化压力。

重新思考压力

你有没有认真想过,到底什么是压力?压力对你真的有害吗?

以往我们的观点是,压力有害,我们必须消除压力,否则压力会危及自己的健康,甚至自己的生命。多少新闻报道过某某某遭受重大压力,不堪重负,采取自杀行为。

而作者却怀疑这种公众普遍接受的观点。他发现:只有当你认为压力有害时,压力才有害。就是说,如果你改变对压力的固有看法,换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对待压力,那么压力对你而言,可能不是一种折磨,而是会变为一种资源,为你所用。

比如说我最近的调岗,我内心是不愿意的。原来的部门工作轻松,同事关系和谐,老大友善。而换了之后,一切都反着来。过去的一个月来,我遭受着严重的压力,且几乎天天加班,简直丧心病狂。

但是转念一想,我所经受的这份压力,是不是无形中促使我更加认真,更加直接面对更富挑战性的工作?

无论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上,每个人都有压力。可以说,压力消除不尽。旧压力死去,又有新压力增生。我们要做的,是要改变压力思维模式。在这里,作者介绍了三步法:

第一步是当你感受到时,承认压力的存在。也就是允许自己感知压力,包括它是如何影响身体的。

第二步是欢迎压力,意识到它是对你在意事物的反应。你能联结到压力背后的积极动机吗?什么有危险了?为什么你会在乎?

第三步是运用压力给你的能量,而不是消耗它试图去管理压力。你现在可以做什么,才能反映你的目标和价值?

当我们感到有压力时,试试这个办法,而不是视压力为猛兽,竭力逃避或一味想要消除它。

作者也指出,当你认为生活应该少些压力,压力看起来就是能力不足的标志:如果足够强大,足够聪明,足够好,那就不会压力这么大了。压力成了个人失败的标签,而不是生而为人的证据。这样的思维模式,部分解释了为什么视压力有害提高了抑郁风险。

转化压力

当我们改变对压力的固有看法之后,那么接下来该想想,应当如何做才能让压力反过来助我们一臂之力呢?

第一是拥抱焦虑。拥抱焦虑能帮你更好地应对挑战。

面对压力我们有两种反应:恐惧反应和挑战反应。恐惧反应期间,我们的心情可能包括害怕,生气,自我怀疑或者羞愧。因为首要目标是自我保护,你对事情变坏的信号更机警。这创造了一个恶性循环,越关注错误,你越害怕和自我怀疑。

挑战反应期间,我们会感觉有些紧张,但也感觉兴奋,热情,有力和自信。首要目标不是逃避伤害,而是追寻想要的东西。这时候我们会保持注意力开放,与环境互动,准备利用所有资源去工作。

可以看到,挑战反应对我们而言是有益的。当我们面对压力能拥抱其所带来的焦虑时,它能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

第二是培养成长思维。

什么是成长思维?成长思维即为视挫折为不可避免的东西,遇到困难意味着这是利用资源的机会。

而大部分人的做法呢?"经常性地,我们把失败看做停止的信号,要么是自己有问题,要么是目标有问题。这会引发自我怀疑和放弃的恶性循环。"

遭受压力时,不逃避不放弃,而是想想看如何将它变为可利用的资源,帮助自己成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坐下来写,立马想起了郭德纲那句:你丫力大么? 确实,现在的人们压力大么,大家都已经有了共识,很多人都在喊,压力好...
    读饭阅读 9,885评论 0 45
  • 昨天下雨特别大,他从武昌过来,路上堵车开了好几个小时的车,一起吃了饭,聊了一些话题,他们在高校压力也蛮大的,有着科...
    叶子卷阅读 1,540评论 4 2
  • 昨晚有事请一晚上几乎没睡,梦琪8点还得参加学校的运动会训练,讲真话,真的起不来,最后多睡了20分钟,没洗脸...
    高梦琪妈妈阅读 1,157评论 0 2
  • 读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在于励志。记得曾在舒仪的书中读到过一句:我忍受的能力远大于我改变的勇气。一直觉得这句话就是自己的...
    黑鳗阅读 1,943评论 0 0
  • 最近两次出行遭遇严重堵车,切实体验了郑州堵城的名不虚传,也给以后的出行提个醒:提前动脑子,各种情况考虑周到...
    海蓝26阅读 1,57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