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读诗的时候读到杜甫的《宿府》:“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庭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当时觉得这首诗写得太过悲凉。夜已深,“蜡炬残”,诗人还没有入睡,独宿府中,听到远处军营中的号角声,看到庭中月色,心里异常愁苦,他还牵挂着国家战乱,无地可安。孤苦十年,如今在这里勉强栖身。悲痛的情感,怀才不遇之叹都见于言外。
后来读到冯至先生的《杜甫传》,对这首诗歌的背景有了更多了解。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已经历过两次流亡生活,饱经沧桑,也经历了唐王朝的重大变革,他已亲眼目睹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过程。这一年,他结束了流亡生活,来到成都草堂,由于好友严武这时已在成都有了官职,杜甫此去是有依靠的,严武推荐杜甫做了官,他开始了自己的幕府生活。然而,53岁的杜甫由于生活坎坷,已是满头白发,他并非喜欢这样和幕僚们互相猜疑的生活,自己的身体也渐渐不能支撑工作。这时,他又患了风痹病,坐久了,四肢会感到麻痹,加上心情阴郁,他写下了《宿府》。虽然生活相对流亡时期较为安定,但他很不习惯这样的生活,心情极度愁闷孤寂。
然而,了解一下杜甫的生平就知道,写《宿府》的时候,还算是他的生活比较稳定的时期,参加幕府一年多之后,平日里支持他帮助他的好友相继离世,包括严武,杜甫失去了一切依靠,被迫继续流亡,夔州生活才是他人生中最凄惨的时光。老、病、穷苦、孤独伴随着他,六年之后,他死在湘江上的一条小舟里。
读《杜甫传》的时候,我很难把他想成一位名望很高的诗人,抛开后世对他的评价,只看他一生的经历,我会把他当成一个非常正直的,真诚的,又坚持着自己内心的小人物。他仕途不顺利,生活上,很长时间经历着穷困潦倒,他像那些流亡的百姓一样,在社会变革的浪潮中流亡着,挣扎着,也痛苦着。也许正因为他的善良和正直让他近距离地感受着百姓的生活,那些在社会动荡中颠沛流离的人民,再想想更高阶层的官员,这样的对比在杜甫看来实在太不公平,每一个场景,每一出悲剧,与他无关的,都刻在了他的心上。
当时的社会对杜甫这样的诗人来讲非常不公正,如冯至先生在《杜甫传》中这样说:“杜甫的一生是一个不能避免的悲剧,尤其因为当时封建的统治阶级只把诗人堪称是它的清客和帮闲,看成他的点缀,从来不能容忍他充作人民的喉舌,谁的诗歌里有人民的声音,谁的生活便会受到冻馁的威胁。”
时代造就了诗人的不幸,同时也成就了他的伟大。
虽然杜甫的诗歌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被重视,在他同时代的人们心目中,他真的只是一个小人物,四处流浪时好不容易凭借着好友的帮衬得以安身,然而,很多年之后,这些被埋没的声音和文字重新被发现被重视,中国人的诗歌史得以被重新书写。“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我们的文学史也终于给了他一个交代。
读了《杜甫传》,再去理解杜甫的诗歌,突然就读懂了曾经上学时候背过的“沉郁顿挫”饱含了多少的人生起落;突然就能读出来“万里悲秋常作客”即便高度概括了他的生活,却还有那么多无法言说的辛酸;突然就明白了杜甫与其他人不同,不仅仅是因为他谦逊真诚,更重要的是,很多人都无限拔高自己的志向,想要为了个人的梦想做成一番事业,而杜甫一生念念不忘的却都是国家和人民。他的胸襟气度让一个人的远大抱负可以那么无私那么宽广,因为有他这样的人,我们谈起一段文学史也必然多了一份骄傲。
杜甫的诗歌,写尽了一段坎坷曲折的中国历史;他的态度,表达出的都是有骨气的中国人难以被压垮的脊梁;他的人生,让我们同情却也让我们深深敬仰,不公的社会无情的岁月没有给他苟且偷生的勉强,却给了他忧国忧民坚毅积极的伟大胸怀。
杜甫很早有一首诗歌这样说:“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这句诗像是一句终身誓言,葵藿向阳,而他的心亦然,无论现实给他多少的黑暗,他向阳的心永远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