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金山中学陈蕾老师发来一篇她的政治课教学记录与反思〈换一种上课方式 〉,文章最后她总结:「从教师为中心走向学生为中心,其实是一件蛮难的事,需要放下“执念”、闭上嘴巴,然后让学生成为课堂里的主演!」
的确,教师要改变长久以来惯用的教学方式,转变课堂模式,最大障碍并不是教室里的学生,而是自己,是自己放不下的“执念”。其实学生期盼的是老师可不可以让他们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只要给机会,他们会在一次一次的尝试中成长。
〈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课堂〉一文介绍了教学型态转变的三个阶段,陈蕾老师的反思文则呼应〈课堂教学的「四不一没有」〉一文所提出的,教师实践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心态转变的过程。
那么对老师来说,有没有一套简单心法可以时时放在心中,使教学朝向更为生本的课堂前进呢?
在观课数百堂之后,我从许多有才华的老师身上学习,并总结出一套心法:「少才是多,无才能有,慢才会快」。
一个课堂的主要组成不外乎人事时地物,「时」是指课堂时间,介于35至50分钟,视各地不同的规定;「地」就是教室;「人」包括任课教师和学生;「物」主要是教材、教具、学生作业与练习等;「事」则是教学与学习活动。在这五个要项中,「人」和「地」在现今教育体系下是固定不动,教师无法操控改变的。也许有人会说老师可以把学生带到教室以外的「地」方上课,那当然可以,但大多数情况并不这么做,即使换了上课地点,在课堂时间内也绝少再改变,也就是不会跑来跑去;当然「人」也不会是上课钟响时是一批人来上课,到了下课前这些人全换了。因此对教师而言,师生共同完成一个课堂教学需要的是调控「事」、「物」和「时」这三项要素。
少才是多
英国诗人罗伯特.布朗宁(Robert Browning)在他的诗作〈无暇的漆匠〉(The Faultless Painter)中写下了这句名言:”Less is More”,少才是多。自此,「少才是多」即被多方使用,例如在建筑界中著名的巴塞罗那馆(Barcelona Pavilion)和日本的禅风建筑等,都使建筑物彻底展现「少才是多」的迷人风格。
「少才是多」并不是单纯地把一些外在事物变少而已,她其实是将深厚内涵以简单的形式表现。现今科技产品大部分人都推崇苹果(Apple Inc.)的设计,简约的风格使美油然而生,而这正是基于创办人乔布斯(Steve Jobs)的个人哲学:「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不是你做什么,而是你不做什么。」做了会变多,不做则会变少,核心自然而然就会显现。
教学中的「少才是多」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① 老师占用时间要少:课堂上老师的角色至关重要,但这并不表示老师要将所有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学习是每一个学生自己应该负起的责任,老师要做的是透过教材设计与教学活动让他们愿意学、懂得怎么学,更重要的是学得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除非必要,否则老师应该尽量减少掌控、主导课堂时间。当老师占用的时间少了,这些空出来的时间势必要让学生以练习、规划、分工、合作、思考、研讨等活动来填补,学习才能更加深入。
② 老师课堂说话要少:课堂上最重要的教学活动是老师与学生间,以及学生彼此间的对话研讨,透过这些对话内含的讯息,引导学生彼此间的思维碰撞,触发深度学习。若是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无论师生或生生间的对话时间势必缩减,呈现的便是被动听讲的教学模式。当老师刻意把自己说话的时间减少了,自然要让学生来补上这些空出来的时间。
③ 老师给的提示要少:教学中对学生提问要想清楚这个教学行为的目的,有许多提问,特别是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其目的不应该是追求更高的学生答对率,而是透过这些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发现问题背后的知识概念。问题设计的好不好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如何提示与引导。如同杜威所说:「一个人可能需要学习如何思考『得当』,而非学习『如何』思考。简而言之,训练必须依赖先前独立存在的天赋;训练和思考的方向有关,而不是要创造思考能力。」提问既然是一种思考训练,教师的提示便应该和思考的方向有关。正因如此,提示语如「你怎么会觉得是…」,或是「能不能说说你为什么从…想变成…想」,就要比「你的意思是不是…」,或「看清楚题目说的条件一是…,条件二是…,所以你想答案应该是什么?」要来的恰当。
教师经常提醒自己占用时间少,学生时间就会变多;说的话少,学生说的就会变多;提示给得少,学生思考就会变多,进而深入。「少才是多」既是一项教学技巧,更是一种教学哲学。
无才能有
老师备课时都会制作课堂上要使用的课件,课件中的每一页都经过再三思索、斟酌才完成,有人甚至会配上精彩动画和美妙音乐。正因如此,课堂上即使在与学生问答过程中,当他们都能给出和课件上相符的内容,表现出对于知识概念掌握已经相当不错的时候,老师仍舍不得放弃这些对学生来说已经过于简单或是已经理解了的课件页面,也还总是把事先做好的页面放出来再说一次,彷佛不经过自己的嘴里说出来的,学生就无法正确学习。
可是大多数老师却总是喊着课堂时间不够用,天天都在赶课,自己却浪费了很多时间。
另一方面,课件内容是由老师制作,其设计思路所持的本质上都是教师观点,而非基于学生观点。多年来老师们大多已经习惯上课时照着课件内容来讲,而到实际课堂上去看,常会看到充满文字的课件画面,这样的课件其实是老师的提示稿,而不是学习的材料。
试想,一堂课下来,老师照着课件内容一页一页讲,学生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和听,他们何时能有自己的思维?如何能把自己的思考贡献在课堂上,进而产生思维碰撞呢?
因此,当教师只准备必要、少量的课件内容,甚至完全不准备课件,那么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材料就必须要由学生来供应,这些学生供应的课堂素材,无论是对于问题的反馈、写下的文字或画出的图案,才能真实反映他们当时的思维,才是真正贴近他们的最好的教材。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不行啊,怎么可以完全不准备教材、课件呢?其实不用担心,科技使老师和学生的素材生成变得非常方便,需要课本上的文字图片或是学生的练习结果,用手机或视频展台一拍就能马上呈现。
老师刻意的「无」,滋养了生成性课堂的肥沃土让,使学生「有」了持续不断产出学习素材的机会,学习才能得以生长茁壮。
慢才会快
教师在教学进度的安排大多采”平均”的概念,例如一学期二十周要教十个单元,平均下来两周就要教完一个单元。当有一堂课落后进度,或是课程以外活动占用课堂时间,老师就必须在后续上课时间设法赶上”进度”。
但,这完全是把书教完的逻辑,而不是以让学生学会为目标。
几乎所有课程的安排都是由易而难,由简而繁,这就使得基础概念的学习变得十分重要。毕竟排在前面的简易教材没学好,后面复杂困难的内容就更学不会了。另一方面,对学习者来说,学会如何学习是最重要的目标,当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与思考的方法,任何知识概念的学习难度就会变低。
从这样的角度来思考,教师必须让学生在基础单元或基本的教材内容学习上有充分的时间来学好。唯有让他们把根基打好,才能顺利推进后续艰深内容的教材。由此观之,平均分配每一单元的教学时间显然是不恰当的,而应该是开始时「慢」,这个慢是为了后面的「快」打好基础。
学习就像马拉松长跑,一开始快速冲刺的选手几乎很难成为最后赢得桂冠的人,而是懂得配速,蓄积能量的高手,才能在最后冲刺阶段取得锦标。
那要如何「慢」呢?慢的方法就是「沉浸」,因为沉浸是学会的要素,教师要使学生沉浸在教材中,沉浸在学习活动中,沉浸在彼此的研讨与对谈中,而沉浸需要的是充足的时间。时间越充足,学生越能从各项学习活动和教材内容中获取正确的知识概念,学会如何学习。
肯.罗宾森爵士(Sir Ken Robinson)在TED演讲会上曾说,现代教育问题在于学校以工业化模式来办教育,一切要求速成、标准。但教学应该要采农业模式,农夫的工作在于创建合适生长的环境,使农作物在滋养下长成,万事俱足它们自然就会百花齐放,就会欣欣向荣。
揠苗助长短期看起来生长得不错,但时间一长反而令其枯萎。
「少才是多」、「无才能有」、「慢才会快」是从学习者角度思考的教学哲学,也是一套学生中心的教学心法,涵盖了教学的所有层面,包括时间安排、教材内容和课堂行为。既是心法,实践方式自然也就不难,那就是要随时提醒自己,不要说太多、不要给太多、不要想着要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