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时候突然决定去图书馆还书。
当我坐在公交车上,头脑里还有一个声音,让我下去,头脑里的声音在算计,下去回去就可以省回十几块钱。(从我这里坐车去县城,来回得十几块钱。)并且这次不能借书,年底会越来越忙,我根本就不会有时间去翻书。回去还可以守店守摊子做事情。等两天儿子放假了,可以让他独自去借书借书。他一个人车费要便宜。借的还的书大多是他看的。这也可以对他进行一次锻炼。瞧瞧,为了阻止我出去,为了阻止我花钱,一下子就想这么多名正言顺的理由出来。
我一下又想起前段时间想给爸妈一人买一条羽绒裤。本来托了我表哥在网上买的,巧的是,那几天微信扫码就出了问题,我转不了钱。而他随口的一句(网上买的东西摸不着,买的好就好,买的不好可能质量就不好。)一下又让我有了借口退缩。我说先去看看自个儿买的试一下。这就又出现两个问题。我一直都无法解决的两个问题:独自出去逛街,独自花钱买东西。曾经去过县城一次,本来就想去逛街看看买的,结果,儿子作业没做,非要我陪着他做。要么他就要跟着我一块儿走。本来下午就要赶回来上晚自习,我又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不得不陪他做作业,根本就没有办法去逛街买东西。觉得自己做不到之后,内心还是倾向于让人代买,打电话回去时,我妈又是一个劲的阻止,不要,不要,不买不买。本来就不够坚定的心,摇摇欲坠。就这样退败了,后来,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从这两件事上,可以看出我画了一个框框限制着我自己。不敢一个人逛街,不敢一个人花钱。有两个我在斗争。一个新我想要突破,而另一个旧我一直拉扯着要缩在角落,不允许走出框外。
新我虽然在成长,可是长得太慢太弱小,旧我太强大,根深蒂固,很难动摇。
从图书馆出来,那一刻我又意该到不对。,借的六本书全部都是孩子看的,我居然一本都没有。明明我挑选的六本书都是我看的,记得有本毕淑敏写的,一本周国平写的,…怎么走的时候却全换成了阿衰漫画,爆笑校园,少儿名著《鲁滨孙漂流记》。《西游记》…
做事考虑的都不是为我自己。只想着怎么省钱怎么赚钱,怎么对孩子好。可是我自己呢?习惯性的又忘了我自己。不会为自己考虑,不会对自己好。
一心只想着如何省钱赚钱,如何对孩子家人好。一生勤俭操劳。却没有自己。我妈的版本。
这种改变,任重道远。
最大的敌人是我自己。
仅仅只是意识到绝对不够。需要花费很大力气,很大的精力,很多的时间,来重新塑造内心。
就像刚开始我不敢一个人出去锻炼,不敢见人。是怎么改过来的?就是逼自己。狠狠的逼自己。先是天未亮之前就出去骑车或者天黑之后去走路,每一次出去,都积攒了所有的力气,用尽了所有的勇气,有成功有失败。失败之后,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力气和勇气,才能够再一次尝试着踏出门。
就是如此的逼迫自己。现在我才能够,如此随意自如的外出锻炼身体。
要狠狠的逼自己。
真正的觉知,觉心,觉醒。
觉者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