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比例偏见-消费心理(心理)

假如有一天你去4S店,看中了一款车。
销售员说:“您看中的这款车特别热销,没有优惠,如果您愿意花10分钟填一份调查问卷,可以给您便宜100元。
”这时候,你可能会想:“我花几十万元买车,才便宜100元?你是在开玩笑吗?”
同样的场景,如果你早已经买了车,今天到4S店是来做保养的。
只要填个问卷,一桶300元的机油就能便宜100元,这时候你是不是就要计算一下了?
有没有瞬间觉得“人间自有真情在,能省一块是一块”?

同样是省100元,我们有时在乎,有时又无所谓,这种看起来自相矛盾、说起来啪啪“打脸”的事,可能大家平时都没少做。
究其原因,根本在于“比例”二字。
对于一桶300元的机油而言,便宜100元,就便宜了三分之一;
而买车时便宜100元,只是节省了千分之一、万分之一,比较来看,显得不值一提。
参照对象的变化,导致了比例上的不同,而不同的比例,会带来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行为、不同的态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比例偏见”。

  • 生活中例子。

王石的捐款门事件。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王石很快宣布万科捐助200万元。
这本是一桩善举。但是放在王石身上,却遭到了众多网民的质疑。
大家觉得,万科作为销售额排名第一的地产公司,年销售额3000多亿元,捐出区区200万元,实在说不过去。
王石本是一番好心,却被认为办了“坏事”,难怪有人说:“比例有偏见,掏钱莫打脸。”

比例偏见:

  • 一句话理解比例偏见:比例有偏见,掏钱莫打脸。

利用人们的比例偏见创造商机,我们可以:

  • 1、放大促销价值。

    例如:
    大量实验证明,当商品金额低于100¥时候,优惠的比例,折扣更加吸引人。 而当商品金额高于100¥时候,金额比较大的时候,直接写优惠数额更加吸引人。
    10¥的东西,打八折也就省了2¥,但是在海报上写立减2¥,消费者在想这老板似不似傻。
    相对的10000¥的东西,打九折就省了1000¥了,这个时候写直降1000¥,要来的更吸引人。

  • 2、巧设参照对象。

    例如:
    你看上了一双运动鞋,售价1000¥,老板说买这双鞋,可以送一双50¥的袜子。
    换个促销方法,今天我们做活动,买1000¥的鞋,只要加1¥钱,就可以换购一双50¥的袜子。
    真实的情况就是愿意加1¥换购袜子的人多的多。
    这就是比例偏见起到的神奇作用,第一个方案,50和1000比,只占了5%;而第二种是1和50比,占了个50倍收益的大便宜。

  • 3、善用搭配销售。

    例如:
    把廉价的商品搭配在比较贵的商品上卖,相对于单卖廉价的商品会让消费者感受到更大的价值感。
    一款手机售价2000¥,相机的像素是500万,这个时候同样的配置,像素升到了1000万,手机的售价只要2200¥,有没有觉得很划算。
    从消费者的角度,增加了200¥多花了1/10,但是手机照相的性能提升了一倍,买到手以后自然感觉赚大了。

有人说,对比例认知的偏见,是小偏见,对自己认知的偏见,才是大偏见。这句话你同意么?

原文摘自音频app有书共读-《老路:用得上的商学课》,侵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世界上有太多别人的事情或是思维,让我们无法理解,其实无需去一一理解,你厌恶的,视而不见就好,而你喜欢的,远远欣赏...
    浪里个浪77阅读 220评论 0 1
  • 其实,我一直是一个悲观的人,对婚姻没有期待,对爱情没有很深的奢望,对人生更是觉得荆棘满布。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厌世...
    阿紫姑娘ONE阅读 276评论 0 0
  • geeooooz阅读 13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