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成为“别人”吗?》

  “别人”一词,相信你我并不陌生。在我们的脑海中,总有人会给我们不断灌输着“别人,别人”,到最后,依旧是“别人”。

 很多时候,很多人,并没有告诉你,你就是你自己;而是说着:“你看,别人。”又或者是:“别人怎么做,你就得跟着他或她那样子做。”就连我们的父母,有时候也会常常跟我们讲:“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样,而你又怎么样。”以至于我们对于“别人”一词,总感觉到一丝丝的厌烦,甚至是痛恨到了极点。

  然而,就是因为他人口中的“别人”,不少人开始盲目地改变了自己。渐渐地,他们模仿着“别人”的穿衣风格、言行举止、生活态度和方式,把不属于他们的气质以及独特的标签,强行地标注在自己身上。这样一来,就摇身一变为“别人”。可他们却不知道,这样的模仿,只会让他们丢失真实之美,从而过着盗版似的“别人”的生活。

    诚然,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当中,我们每一个人不免会被拿出来进行比较,可往往有人会错误地理解比较。他们会认为,“别人”有的我一定也要有。可是,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你不断进步、不断反省、不断总结经验,但它并没有要教你去成为“别人”的意思。甚至有人会觉得,成为“别人”是理所当然的事,我们不需要过多地思考这一问题。但是他们却没有想过,人生是他们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诚如吉勒鲁普所说的一样:“我是自己的主人。”既然我们是自己的主人,就不应该因为“别人”,就盲目地复制“别人”,丢失自己。

   其实,我们所欠缺思考的,往往是——一定要成为“别人”吗?即使“别人”早已耳熟能详,但我们也不应该与其对调角色。我记得林语堂先生说过:“有勇气做真正的自己,单独屹立,不要想做别人。”然而,如果我们总想着做“别人”,总想着成为“别人”,就谈不上什么单独屹立了。要知道,一个人如果连真正做自己的勇气都没有的话,那在很多时候就不止是站在起跑线就摔倒的问题了。

    曾经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么一句话:这十年你最大的庆幸是什么?“我还是我。”也许“别人”身上有我们没有的闪光点,也可能有我们没有却想要的东西;但是,当我们换另一角度思考时,我们应该这么想:“我也许并不出众,平凡而简单,但我最独特的一面,便是,我就是我。”就如张国荣唱的那首歌《我》所描述的一样:“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在我与“别人”之间,我们要有勇气,并能自信地说一句:“别人”再好,那都是“别人”,我是我自己,便足以了。在一定要成为“别人”吗这一问题上,我们应该大胆地说:“不是一定,是绝对不可以。”

 世界上只有一个这样子的我,我们也都知道,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那么,这世界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即使选择了做“别人”,也无法能做到和“别人”一样生活着。与其成为“别人” ,不如好好做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信息安全基础 1 信息安全概念 信息的秘密性、信息的完整性、信息的可用性 设备的稳定性、设备的可靠性、设备的可...
    中张阅读 1,001评论 0 1
  • 又看了一次乔一的《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总是能找到许多的情感共鸣,不是说人有多相似,只是那段青春的感想甚至...
    薛定谔的猫没有鱼阅读 148评论 0 0
  • 09 那一年,我大二,学校安排我们出去实习,在放假之前,找好了实习园所;正月十五过后启程去幼儿园了。 园长安排我去...
    菲同一般阅读 13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