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回顾
以大足环保局涉气中小微企业调查员的身份通过打电话方法初步调查该区涉气中小微企业生产情况、整治情况。该项目进行时间从8.16到8.17晚上7:00。
——过程分析
一、先理顺表格中需填写内容对应询问内容:
1.表格中生产状况对应提问“企业是否运行”:填写“运行”或“关闭”(若企业关闭需询问企业关闭时间)
2.表格中问题描述统一填写“无治理设备”
3.表格中是否完成整治对应提问“有无治理设备”:企业运行且有治理设备或企业关停填写“是”;企业运行但无治理设备则填写“否”。(且有治理设备需要询问设备安装时间)
4.表格中整治类型对应提问“企业是否进入工业园区”: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则填写“入园发展”(并询问入园时间);企业未进入工业园区则填写“规范整治”;企业关停则填写“关停取缔”。
5.整治时间根据询问的实际情况填写:企业已经进入工业园区应填写入园的时间;企业有治理措施应填写治理设施安装的时间;企业关停的提供关停的大概时间;
二、确定自己所需询问企业的名单并找到相对应的联系方式。(联系方式不正确的还需通过查询企信网、天眼、爱企查、百度企业名称等多种方式查询正确的联系方式并填写在表内)
三、逐一拨打电话礼貌询问。
四、将询问结果以Excel文件形式通过邮箱发给相应人员。
——经验分享
1.在询问时给出选择,例如将“企业的生产状况”改为“企业是否运行”,能提高效率。
2.尽量用重庆话交流。
3.在打电话前预演一遍需询问的问题形成一个完整的套路。
4.在对方表露出怀疑或者不配合态度时,立马强调此调研的严肃性且打消疑惑“此调研过程全程录音,调查结果将上传到国务院数据中心并强调并不收取费用仅需回答几个问题”。
5.询问完一个企业就填写一个企业的信息以免混淆。
6.明确我们调研的目的,是为了国家环保事业。只需问到我们想要的回答就行。例如当你询问企业是否有处理设备,负责人回答他们生产过程不产生污水等解释,我们只关注该企业并没有处理设备即可,无需再关注和解释他到底是否排放污水。即可提高效率。
——改进措施
1.关注群里其他同学的问题和老师的回答,吸取经验,以免老师重复问答。
2.学好重庆方言。
3.具体问题处理时具体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还需增强。例如:针对第一次电话就直接挂断或者不配合的负责人可直接通过短信令其明白此事件的严肃性并打消疑虑后再过几分钟后拨打第二次以提高效率。

4.处理问题时灵活变通。例如巡考推荐的软件不能查到正确的联系方式时先自己通过其他方式尝试寻找,并非马上去询问其他人的惯性依赖思维。
5.行动时增强目的性。
6.考虑事情先后次序的排列:先易后难,不在一个企业上“吊死”,磨灭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