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年间,曾有过列强欲瓜分中国的战争,他们从海上登陆。也有过满族部落和游牧民族的骚扰,他们从草原上袭来。虽然最终均被大明帝国击退,但终究因军事短板而被掀了个底朝天。
政权的更替,从来都是军事力量的对抗。政治经济因素是军事实力的基础,一个国家集团对于军事力量的重视,以及发达的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经济环境,是当时社会军事实力的基础和保证。我今天不追究政治经济因素,仅从一个转业军人的眼光,单纯从个人的角度,我看到了大明帝国军队的落后与羸弱。军事训练的匮乏、战略战术的落后、军事人才的稀缺直接给了国家致命的一击。
单兵军事素质训练包括多方面。充沛的体能、勇猛的格斗技术、熟练使用武器的能力以及强大的执行力是一个合格的战斗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当今中国军队显然非常重视这样的基础训练。我不敢说自己是个优秀的单兵战斗员,可是十多年的军事训练从来没有间断过,深知军事训练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直接途径。万历皇帝也是这么想的,他也想这么做。他曾经亲自跑到皇城的御林军中去主持射箭考核,并且准备御驾亲征去围剿倭寇。可是刚去御林军两天就被他的臣子们喊回来了,堂堂天子如何能与一介武夫为伍呢?去亲征倭寇的想法刚一提出来,立即遭到了首辅张居正的强烈反对,皇上万尊之躯怎可冒如此风险,天下百姓定会忧心忡忡于皇帝的个人安危,满朝臣子长跪暖阁之外阻拦皇帝,只好作罢。
提到战略战术,明朝的军队基本不懂,从广东总兵戚继光的南海多次战役就可以看得出来。英国人的船只来犯时,包括戚继光在内的大部分将领都没有把海上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十六世纪的火器并不十分发达,英国战船远渡重洋而来,杀伤力本就已经大打折扣。而我大明帝国倚陆而战,其优势不言自明。他们却慷慨地任由敌军从容登陆,并与之打起陆地战,用短刀、藤条和劣质的铠甲对付英军的长枪和火器。
说起戚继光,不得不说他是个有勇有谋的难得的军事天才。他的治军方法十分严苛冷酷,士兵执行命令绝不敢有丝毫含糊,否则被斩杀就是下场。他不仅要求纪律严明,而且深知帝国官僚体制的缺陷,这也是他不愿花费大量精力和物资来补给海上作战而放弃海战的原因。海上狙击当是最优的选择,可是需要大量物资供应和补给,而帝国的体制却不允许他这么做。不仅需要层层报批,还会被层层克扣,最后还是要他自己来想办法,找巡抚找知府估计也要不到多少,最后只能自己去找土匪抢。与其这么费事,不如等鬼子上岸再来收拾不迟。当然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击退海上来犯之敌后,北方满蒙铁骑骚扰不断,百姓怨声载道,守军只要一与对方交手,便溃不成军。朝廷感觉到了危险,再不调整军备给予打击,江山社稷恐受威胁。首辅张居正经请求皇上,令广东总兵戚继光紧急北调,任北疆总司令,全面负责抗敌护边。奇怪不奇怪?如此巨大的帝国,竟然找不出第二个可以担此重任的军事将领!居然从遥远的南海把戚继光调到国家的最北防线,可见军事人才的稀缺程度了。还好,戚继光不负重托,排除一切不利因素,厉兵秣马,带领南北官兵英勇奋战,硬是使来犯之敌闻风丧胆,断不敢再踏进中原一步。
可惜,戚继光只有一个。当欣赏他的张居正自身难保,突然去世后,他便被卷入清查张居正死党的行动中去了。虽因战功卓著而未被杀头,却也落了个解甲归田的结局。戚继光的离去,再也无人能保证军队的战斗力不被影响。而庞大的帝国官僚体制也因为以首辅申时行为首的利益集团重德轻律、重文轻武的腐朽思想而变得越来越沉重,军事人才被大量打压,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再加之因官僚体制而导致的大面积饥荒和贫穷,这种环境下的军队,拿什么来打仗呢?即使是后来的抗满战争以及1619年朝明联军偕同作战,也不能改变最后的结局。大明帝国的灭亡,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了。
读罢《万历十五年》,长吁一口气,感慨良多。更多的是政治和经济方面留给我们深深的思考,一文难以蔽之。军事上的短板,是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恶果,却带给了朱氏大明帝国致命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