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帅##金融学课##风险###
【见】
1.金融是迄今人类社会能最有效实现跨越区域、跨时间、大规模“风险分担”的一个机制;
2.保险能够帮助个体将风险转移、分散到社会群体中间,提高了我们人类的独立性和安全感;
3.股票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功能帮助荷兰开辟了强大的海上帝国;
4.风投和创投分担了创业创新的风险,拓展了人类经济活动的范围和能力。
【感】
原来保险也属于金融的范畴啊!别笑我,我一直觉得保险就是跟意外和健康挂钩的,再多了就是知道个财产险。这美国真有意思,这给命,给财报个险还能理解,居然还给“玉米”上个保险,真会玩,不过也说明人家保险机制真完善。
然后,像这个股票、风投、创投等,乍一听,这都属于风险型投资呀,香帅姐姐这么一讲,反而成了抵御风险的一种方式。不过,别着急,这得看相对于谁来说,对于上市公司或者初创公司,发行股票和寻求VC的确是一种降低风险的方式,而对于投资者来讲,在共担风险的时候,也利益共享。
【思】
看了人家美国农民给“玉米”上了个保险,我就在想,农作物受天灾影响太大,农民靠天吃饭,粮食少就卖的少,生活咋办?好办,保险公司给我家“庄稼”上个保险,这其实就是给自己上了个保险,庄稼不好,还有钱补偿。
这么一刺激,我就想起了我家乡的庄稼,老家邯郸的,重工业城市,工厂毒气都把我家核桃、玉米、小麦弄得半死不活,你说把工厂关了吧,工人失业了,你说不关吧,农民伯伯每天那地都白耕了,白锄了,玉米长得还没我高。所以,我就想中国什么时候把保险机制给完善了,在保证工厂收益的同时,也能给农民一些保障,“庄稼保险”咱也弄一个,虽然我不种地,但也给中国9亿农民伯伯、姨们一些保障呀,弄了,保费也别太贵。
成熟公司做项目公开募股肯定比自己掏腰包强,初创公司初期寻求风投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也得看情况。创业初期,如果风险不大,利润也不高,那我自己投钱做就行;如果风险超过我承受范围,且资源受限,但项目利润挺高,那就得找VC。因为找风投不仅仅是资金上的支持,还有股东背后的资源,人脉,这样有利于公司的快速成长,当然,也一定程度上会受资本的绑架,所以,选择投资人也是一门学问。
【行】
见,感,思后,如何行动,我这心里像明镜似的!首先,我最近肯定要去买保险,不管是人生意外险,还是财产安全险,我都办个。当然,不是盲目的办,而是对保险知识有一定了解之后再去做。会专门找个懂保险或在保险行业的朋友约一下,向对方取取经,在有一定了解并结合自身情况,去量身定制一款保险。其次,还要去审视一下爸妈之前办的保险,看是否有漏洞或欠缺,将他们的保险完善一些,当然,还有我媳妇的。
等我把家人都安顿好了,我查一下中国对农作物有没有上保险,没有的话我就尽我最大努力,写封信给相关部门,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最后,关于初期创业这件事,以前我有一种固有思想,就是觉得“找钱”挺难的,能自己出钱就自己出,看了文章之后我不这么想了,创业不仅是钱的事,还有人的事,人和钱缺一不可,净的钱和对的人结合起来的威力是巨大的。最近要做一个实业项目,很接地气,自己做肯定难,所以已经决定那个正确的合伙人了,前期投入资金不大,在趋于稳定后,拓展市场的时候会想办法去寻求风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