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习惯的即时结果

小时候喜欢玩爸爸的香烟包装盒,记得当时看到烟盒上有一排字“吸烟有害健康”,然后就在想为什么造烟的明知吸烟有害健康,反而在每个烟盒上都要写上这句话,这句话难道不会提醒人们少吸烟或者不吸烟,由此不会让厂家的销量减少么?

我一直被这个问题缠绕着,观察了很多香烟盒发现都有这句话,但是从没有看到身边会吸烟的大人们认真思考这句话的意思,也没有大人真正的看到这个提示而少抽烟。

就算是后来有医学证明吸烟会增加肺癌风险,甚至身边也会有认识的人因吸烟而得肺癌的情况,但也没有看到有吸烟习惯的人们减少吸烟或戒烟。

为什么有人明知吸烟会增加肺癌的风险,还会继续吸烟?为什么有人明知道大吃大喝会增加肥胖的风险,还会继续胡吃海喝?为什么有人明知道。。。。。。是的,很多习惯的结果都可以被预测,但是人们往往都会忽略这些风险,继续按照自己的习惯行事。

《掌控习惯》书中作者提出就不良习惯而言,即时结果通常感觉良好,但最终结果却不好。就好习惯而言,情况正好相反,即时结果有可能令人不愉快,但是最终结果的感觉却很好。

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放学回家,如果第一时间先一心一意的完成家庭作业,然后再看电视心理会没有负担也能完全放松。

这个习惯的即时结果是让你紧张有序的完成各科作业,最后的结果是因为提前或按时完成了作业,看电视的时间有所延长,满足了你看电视的瘾。

假如你的习惯是先看电视再写作业,选择这么做的即时感特别令人愉快,因为看电视能放松娱乐,可是到最后的结果可能会是写作业到深夜十一二点而不能睡觉。

放学先写作业还是先看电视这个习惯就如法国经济学家弗雷德克•巴斯夏说道一般:“几乎总是发生这样的情况,当即时后果有利时,后来的结果将是灾难性的,反之亦然…习惯的第一个果实越甜,以后的果实就越苦。”

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当下为良好习惯付出代价,要在将来为坏习惯付出代价。

但是我们人类的大脑有当下为重的倾向,就是即时感,当你在一项行动中越快享受到乐趣,越会重复即时回报的行为。人们无法真正的戒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了解了这些原因,我们如果愿意等待回报的到来,我们将会面临更少的竞争,通常也会获得最大的回报。但是我们应该顺应人性,而不是与之对抗。

那么我们如何将这种即时满足转变成对我们有利的延迟回报呢,《掌控习惯》一书中提出:利用增强法,在完成一套习惯动作后奖励自己。

增强法将你的习惯与即时奖励联系在一起,当你完成时,它会让你心满意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