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里有拿着一把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这个比喻最早是从《穷查理宝典》里面看到,当时的印象不是很深,因为自己其实连一把锤子都耍的不是很溜。当自己在某个专业领域内越钻越深的时候,也就是这把锤子重量变大了,自己的舞起来也更加熟练的时候。有什么问题都想要用锤子来解决,一旦碰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只会怀疑自己的锤子分量不够大。
“熟练的无能”就是在自己感觉锤子耍得特别好的时候产生的,看到某些事根本无法用锤子解决,比如碰上一个保险箱,想到的不是去找钥匙,而是想着怎么能够更快得把它砸开。想想自己之前就是一个工具控,这个来源就是自己曾经的专业经历,本科读的是通信工程,通俗一点就是计算机方面的专业,工作之后一开始也是做的软件开发和实施方面的内容。那会就觉得公司管理不对,就是要配上对应的软件,梳理好流程就行。造成的结果就是在之后碰到问题之后,不是去先找方法论的问题,不是去找团队管理内在的人员的问题,而是想着是不是能找软件来解决。
对于自我管理方面也是一样,一开始就是迷恋在各种软件的比较中,总感觉选对了一个软件,自己的效率就能大大提升。结果往往是找到了自认为功能丰富,覆盖面广的软件,实际用到不过20%,而方法论上并没有质的提升。
认知其实就像一个格子,这个在内心中一旦形成,外在的各种可能性就会被固化,自己的想象力和判断力都会被局限在这个框架力。就好比小时候在大操场上看云,开始的时候没有什么规则的云,当一个人说“那朵云”像一头狮子的时候,认知就好像被贴上了一道符,再也无法无视眼前的“狮子”云。这其实是大脑的一个特性,能少消耗能量就少消耗能量,尽量过来不相干的信息。
【下一步行动】
电商中认知也好,不要被局限,效能的提升也好,不要被局限了,进行一跨学科的学习,心理学,数学,管理学都涉及一些,在自己的工具箱里面再加上点起子,螺丝刀,钥匙什么的,面对问题能多一些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