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辈的眼里她或许是不务正业的大学生:全心投入师大模拟联合国社,还被选为前往 APEC 的青年代表;在 Hahow 好学校实习,一脚踏入教育和新创圈的大门;因为亲身体会好的饮食观念带来的正能量,便自己经营了一个粉专,分享健康的价值观。聊到现在这个社会对“成功”两字的狭隘定义,我问,“不会担心别人的眼光吗?”她想了一下,很坚定地回答:“如果这件事是我想做的,那就是成功。”
Linda 一直说自己很幸运。有一位支持她探索世界的妈妈,让她在读师大英文系的同时,还能向外追求一切她有兴趣的事物;受到很多人的帮忙和鼓励,蔬食粉专才逐渐成形,还顺利办了几场实体活动。因为怀着太多感谢,她更要不辜负所有帮助地往前冲。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自己说自己积极好奇怪喔!其实是我太贪心了,只要是我想要做的事情,就不想放弃。”
但我想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就值得什么样的幸运。《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中有一句我很喜欢的话,“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完成。”与其说贪心,不如说是 Linda 有足够的真心,在努力追梦的路上,遑论宇宙的帮忙,她身边的一切连结,都自动化为源源不绝的幸运。
读师大英文系是因为未来想要当老师吗?
Linda:其实一开始也没有很仔细思考要不要当老师,只是一直以来都满不排斥的。因为在我的生命历程中有很多对我影响很深的老师,在他们身上,真的有种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感觉。也有可能是我妈妈是国中老师的原因吧!受到她的影响,我对教育很有兴趣。而且我从国中开始就很喜欢学习语言,很幸运地,英文系也是我喜欢的科系。
当初怎么会想要加入模拟联合国社呢?
Linda:高一的时候参加台大模联社举办的营队,大家的英文都非常好,又很能表达自己对于国际观的意见,我完全地被震撼,心想“天啊!原来台湾有这么多厉害的年轻人”,更觉得自己要去探索。我一直都对国际议题满有兴趣的,便更想了解模联在做什么。其实我高中的梦想就是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只因为当时看了一本书,是一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台湾人写的,介绍了这个组织在做什么,令我十分憧憬,之后的高中三年到大学才会一直投入模联。加入模联也像是脱离原本的舒适圈,让我有机会认识其他学校的同学,遇见了很多有野心、有想法的人。
自己的妈妈就是老师,会影响你对教育的看法吗?
Linda:我妈妈对我有很深的影响。我还满佩服她的,即使现在已经退休快一年了,她还是会不断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她也因为加入历史科教学辅导团,会和各个学校的历史老师聚在一起讨论,读一些国外的教科书,有时候甚至会直接出国参访,看看别的国家是怎么教学的。我参加很多教育相关的讲座和活动,也会跟她讨论。好处是,我的想法有时候太单一,不够全面或周到,她会向我分析很多教育现场的现况。
那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你会如何教学生?
Linda:我觉得英语课非常重要的是国际观、国际视野,以及兴趣。虽然是老生常谈,不过真的要有兴趣才有动机自学。有的人天生只对某件事有兴趣,但是如果你不教育他或是不告诉他有其他可能,他怎么会对其他东西有兴趣呢?像我本来也不觉得我会对文学感兴趣,但是上了美国文学、浪漫时代诗人的课之后,才发觉原来这些很有趣。每个人都会对其他文化产生好奇,而这种好奇心是很容易被诱发出来的,是引导他们对学习英文感到兴趣的关键。所以如果我要教学生的话,我一定会让他们看到很多其他文化的资源,和国际上的事情,视野更开阔,就不会一直锁在自己的小框框里,更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更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努力学习。
对你来说,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Linda:学习真的是一辈子的事情欸!不断地学习,生活才会更丰富、更完整。再举我妈当例子好了,她对历史文物非常有兴趣,所以很常参加讲座,还在退休前去故宫当导览员。同步地,她的生活圈也因此而拓展。一个国中老师的生活圈可能就只有学校,但她在故宫当导览员后,和其他各行各业的导览员相处得很好,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同的事情,还会回来跟我分享。我认为越主动学习新的东西,就越打开另一扇门,甚至不只是你学的这件事,当你认识了更多这个领域的人,每个人会为你开更多扇窗、创造更多连结。
谈谈你的全植食尚粉专吧!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饮食的呢?
Linda:大二时太忙了,常常熬夜又不吃东西,身体满糟的,情绪的波动也比较大。后来在大三上学期去加拿大交换,想在那里过更净化的生活,好好思考我到底要什么。为了展示我的决心,我还特地带着瑜珈垫去加拿大哈哈哈!在加拿大外食满贵的,去超市买东西也方便,所以我几乎三餐都自己煮。但其实我以前对煮菜一窍不通,完全是厨艺白痴,而且爸妈也不做饭,所以从小就很习惯吃外食。直到自己煮之后才发现,原来以前吃的有多么油、多么咸。尤其那阵子吃了很多蔬菜水果,每天又都很早睡,然后隔天早上五点就会醒来,做完瑜珈后去煮早餐,生活很舒适、惬意。那半年真的感受到“原来吃的东西可以让身体的感觉这么好啊!”
怎么会想要创粉专呢?
Linda:影响一个人开始做不一样的事情的因素很多,其实我本来满低调的,真的要很感谢那些鼓励我踏出第一步的人。我回台湾时参加了一个创业相关的营队活动,认识了大学生玩简报的 Wade。当时我做了跟饮食有关的专案,团队很欣赏我对饮食的热情,也一直很鼓励我创个粉专,但我只觉得是天方夜谭。那时候 Wade 说,其实这只是“分享”而已。像他对简报很有兴趣,做了很多研究后用简单的举动散播出去,发现得到很好的效果,这其实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共学吧!分享知识其实是更有效益的,不管对谁都一样。所以我想,好吧,那就创吧!还抄 Wade 粉专的名字,大家都说你怎么会取一个那么俗的名字!
在创粉专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或是印象深刻的事吗?
Linda:收获真的很多,最深刻体会到的是分享的力量。可能是华人文化的关系,大家都不太敢跟别人讲自己的梦想或是想做的事情,怕被嘲笑“没有达到目标却只会说嘴”,但其实这些观念在这几年有很大的改变。而且我现在很相信,如果想做一件事情,不要怕让别人知道,反而要分享出去,会发现有很多资源都是你的连结。
非常神奇地,我在创粉专之后遇见了很多以前想认识,或是没想过我可能可以认识的人,他们提供我很多连结或管道,让粉专越来越好。起初,我也只是分享自己吃了什么,或是在早餐店应该要吃些什么比较健康。后来我的一位好朋友一起加入经营粉专,她告诉我在国外都会有 fruitluck 的活动 ─ 每个人带一道水果或蔬食的餐点,大家一起野餐,分享一个健康的早晨。四月的时候我便决定办一个水果野餐派对,还认识了对裸食和饮食管理很有研究的 Lilting 轻调食记 ,他们非常鼓励我们,介绍了不同的赞助商,希望我们能继续经营下去。最后活动办得非常成功真的要感谢他们,以及很多厂商的帮忙。分享会串起很多连结,许多原本觉得不可能的事情其实没有那么困难。
你现在的梦想是什么?有改变吗?
Linda:有,我是一个很善变的人。我觉得这也跟主动学习和多元拓展很有关系,当你了解更多、学了更多,过去喜欢的事情,不是不再喜欢了,而是你发现有另一种诠释的方式;或者是你发现原本想要达到的目的,其实不只有一条路,而是有很多方法可以实现。我的初衷是认识更多全世界的人,所以国中想到的方法是学八国语言,但这不是最好的方式,更不是唯一的路径;高中则是一开始想当外交官,后来想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而现在的我很喜欢新创圈,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很强的自学体,大家能很快地吸收资讯,并不断地调整,往新的方向尝试、改进,这样的文化和生态是我非常享受的。
所以我目前的规划是,也不能说创业啦,希望可以打造出一个品牌。好啦,算是微创业哈哈哈!刚刚才说不要怕分享自己的梦想。其实我本来很犹豫要不要认真地做这件事,但是连结都存在了,逐渐走到一个舍不得放弃的阶段,发觉不认真做非常可惜,很对不起信任我的伙伴、帮助过我的人,更对不起自己的幸运。所以尽管我再怎么没经验,我确实感受到自己做的事是正在发挥影响力的,这种快乐跟成就感非常踏实,踏实到不需要由他人定义成功,也能证明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