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制机制创新驱动教育科技人才发展 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海要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这一指示对全国科技创新发展具有深远指导意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关键路径。

       一、强化教育基础,培育创新人才

       教育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奠定基石。一方面,需优化高等教育布局,依据科技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建立学科设置调整机制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如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急需学科专业,持续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强化科技与人文教育协同,精准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另一方面,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扩大免费教育范围,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不同禀赋学生提供发展机遇,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为科技创新输送多元化人才。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效能

       科技体制改革是提升创新能力的核心动力。要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在政策资源配置上给予长期支持,构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青年科技人员探索科学“无人区”,挑战前沿难题。同时,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打造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推动高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如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通过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全国提供了科技创新生态建设的范例,促进科技成果高水平创造与高效率转化。

       三、创新人才发展机制,激发人才活力

       人才是教育与科技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需建立健全人才引育用留机制,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在人才引进上,实施更开放的政策,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在人才培育上,提供多元化培训与发展机会;在人才使用中,充分发挥人才专长,给予足够创新空间;在人才留存方面,通过良好待遇与事业平台留住人才。此外,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打破区域、行业壁垒,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让人才在不同领域充分发挥作用,为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科技创新高地的必由之路。全国需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为引领,积极探索、协同推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全球科技创新竞争中抢占先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