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输入和输出函数
1.1 输出函数:print()
- 默认每一个print函数,输出完后都会输出一个换行
- 一个print函数输出多个内容时,内容之间是用空格隔开的
- 内容后面加 end='' 用来设置结束标志,默认为'\n'
- sep='' sep参数设置多个内容之间的分隔符
1.2 输入函数:input()
- input()函数可以接受从控制台输入的内容(以回车为结束标志)
- input 函数会阻塞线程,程序执行到input的时候会停下来,等待用户的输入。
- 接受的数据都是以字符串的形式返回的(Python2.x中输入的数据是数字的时候,可能会返回int类型或者float类型,但是在Python3.x中返回的都是str类型。)
2. 列表 list
2.1 声明列表
声明一个列表,赋一个列表值
list1 = [] #空列表
list2 = [1,2,'dsda']
2.2 获取列表元素
列表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对应一个下标:0列表长度-1;-1-列表长度
a.获取单个元素: 列表名[下标]
names = ['路飞','佐罗','娜美','玲人','佐助']
print(names[2]) #获取单个元素
b.获取部分元素(切片)
- 获取从起始下标开始,到结束下标前的所有元素
- 列表名[起始下标:结束下标]
- 列表名[起始下标:结束下标:步进]
- 起始下标和结束下标都可以缺省。
- 如果步进是正数,起始下标缺省就是从第一个元素获取,如果步进是负数就从最后一个元素获取大大大
c.遍历列表
scores = [32,323,3,323,31,313,45,42,5,35]
for item in scores:
print(item)
#while循环
index = 0
while index <len(scores):
print(scores[index])
index += 1
2.3获取列表长度
print(len(scores))
3 添加列表元素
3.1 append函数
格式:列表.append(元素)
作用:在列表的末尾添加了一个元素
3.2 insert函数
格式:列表.insert(下标,元素)
作用:在列表指定下标前添加元素
Ps: 如果越界,元素就会插入到列表的最前面或者最后面
3.3 +
格式: 列表1+列表2
作用:将列表1和列表2中元素合并后创建一个新的列表
4 删除列表元素
4.1 del语句
del 语句可以删除任何数据,不仅仅只适用于列表
语法:del 列表[下标]
作用:删除列表中指定下标的元素
4.2 remove方法
格式:列表.remove(元素)
方法:删除列表中指定的元素,如果同一个元素有多个,只会删除第一个元素
4.3 pop方法
格式:列表.pop(下标)
作用:将列表中指定下标的元素取出来,pop方法可以得到删除的值,默认为最后一个元素
5 补充
1.在for循环中,如果for后面的变量在循环体中不需要使用,那这个变量命名的时候可以是以“_”命名
例如
for _ in range(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