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具把“方言”还原成“普通话”
第一个维度强调目标,即师生共同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于目标老师当然清楚,该讲什么,该练什么、重点是什么?但是学生不知道想在课堂上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了必须先让学生清楚学习目标。得告诉学生目的地,让学生知道要去哪儿,如同旅行,知道了目的地,才能选择坐飞机还是乘高铁,是自己去还是结伴行?也就是说学生不论采用什么方式,最终到达目的地就好。所以,一定要有师生共同明确的学习目标。
什么叫“师生共同明确的学习目标?”它得“清晰、适切、可操作”,学生能清晰了解“本节课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第二个维度强调自主性,即“创造充分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平台”。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资源、策略和方法。谁都不是天生就会自主学习的,需要教师给学生搭建平台,创造机会,提供方法,做好引导和评价,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会学习的人。
第三个维度强调问题设计,即“设计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问题”。
第四个维度强调过程和方法,即“从过程和方法切入,重视知识落实和能力提升”。
第五个维度强调个别化,即“关注学生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
学习的原点,在于启动自我系统
“人类学习模式的模型”认为人类的学习是由四个系统组成的——自我系统,元认知系统,认知系统和知识系统。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学习能力,还要设计如何激发学生的自我系统,让学生感觉学的内容有意思、有价值,对我有帮助,我愿意学,我愿意挑战。这个东西是需要设计的,而且这个设计要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如何设计一个能持久激发学生、有挑战的学习任务是教师备课的难点内容。
学习的目标,要定位于迁移和应用
如何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我们认为一个重要的切入口就是问题解决。从比较简单的问题,到较复杂的问题,再到真实的问题、不确定的问题,通过创设不同层次的问题情境,提供不同复杂程度的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认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也就是说帮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习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能力和素养。
第一个层面的启示是:从三个维度制定学习目标。
维度一是迁移应用。知识能够迁移,运用,才说明真正理解了。在理解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够达成素养和能力。
维度二是意义建构。帮助学生建构一个比较大的学科概念,原理或者思想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科大概念”。这些学科大概念既是学生解决问题的 思考策略,也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
维度三是知识和技能维度。
第二个层面的启示是:学习目标出来以后,不能马上进行教学活动设计而先要设计实现目标的证据。评要估前置,目标设计完以后马上设计评估,基于评估展开教学,这样就保证了教学的每一步都是在评估,每一步都是走在落实目标的路上,教学的实效性一下子增强了,素养目标落地有了确实的保证。
用“量规”帮助学生学习
量规是一种很好的评估工具。量规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工具。
此部分内容展示了十一学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从教到学的变革,也是学教评一致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