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太阳还是月亮

《楚辞·招魂》里说“兰膏明烛,华镫错些。”那在华灯初上之时,映的光影是月还是日呢?

天宝三载,四十四岁的李白和三十三岁的杜甫在洛阳相遇,后闻一多先生称此为太阳和月亮的相碰。

昨日讲师提到唐代诗人,着重讲的便是这李杜二人。她告诉我们闻一多先生的这句话,随后,便问我们,二者各自谁是日月。大家异口同声,李白是日,杜甫是月。讲师问为何?答――李白的诗放浪不羁,自信热情,诗如其人,自是太阳;而杜甫的诗沉郁顿挫,细腻感人,想想便和月相近。她笑了笑,似是早就知道我们的答案。

她说,这也是她起初的所想。只不过如今似乎有了更好的回答。

李白少年时便显露才华,“十岁通诗书”,“十五好剑术”,“三十成文章”。塑成他自信不羁、恃才傲物的性格。这时的李白,虽已不再是御用诗人,却仍是钦定的桂冠诗人,诗名满天下。而杜甫却初出茅庐,诗名未就,能与其论交,当是受宠若惊。及秋天,杜甫西上长安再求功名,李白则南下漫游,“一个定居成了‘渭北春天树’,一个漂游犹如‘江东日暮云’”,从此两人再也没有见面。同怀诗心并有文才的诗人,二者一见如故,惺惺相惜并结为好友,然从诗上看,李提及杜仅四首,而杜却作诗十五有关于李。

二人同游,别后李有诗赠杜,“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李白的诗我们读过许多,不难看出“思君若汶水”云云,是李白赠诗惯用的套路,像是对谁都可以的思念。另一首,《鲁郡东石门送杜甫》,面对着离别,他所念念不忘的不过是酒,但一樽酒不过是佐料,而李白却是为酒而酒,何尝提及其它?在这次离别之后,李将杜完全忘怀,随后的漫长年月,也再无一字提及杜。却是杜甫对这段交谊念之不忘。与李有关的,他说,“终朝独尔思”“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并大呼“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可见杜对李深厚之意。

李白天性使然,像注定漫游的浪子,似是有了才华,便不将一切人和事放在眼中,又或者为了心中的企盼,婚姻也有自己的政治意图。他在外漂泊却不愁乡不思人,有酒有前途便好,“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来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杜甫却是不同,他多善多情多天下心。无论王侯百姓还是陌生人,总有同情和善心,而对于亲人好友,更是无不爱得一往情深。思及此,便觉杜甫是日,而李白是月。从某一角度来说,杜甫是给人以热,李白热了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唐诗三百首详解(一 行宫 唐代:元稹(yuán zhěn)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
    汉唐雄风阅读 11,808评论 4 29
  • 人心! 珍贵的不是金钱,是感情; 可怕的不是不了解,是冷落; 伤心的不是等待,是无言的结局; 难听的不是脏话,是谎...
    扔不掉的悲伤阅读 1,937评论 3 2
  • 流程 程序向服务器请求, 获取一份产品列表 服务器返回包含产品标识符的服务列表 程序向 App Store 发送请...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 1,020评论 0 0
  • 复读这一年里 我 不害怕 不后悔
    帐中人阅读 942评论 1 1
  • 微信支付,退款接口 有人遇到这种情况吗,返回提示: err_code : ERROR err_code_des :...
    OSir阅读 5,176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