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济州岛回来的第二天,依旧有着恍然若世的迷茫,早上起床,继续开始了自己的上班生活,再一次踏上拥挤的地铁,看周遭的人来来回回,那一刻,很想停下自己的脚步,想问问,步履匆忙的我究竟在追寻什么?人生到底是做到安逸就好,还是每日的奔波就是为了生活?奔波真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吗?
我去过中国不同的城市,有江南古镇的西塘,大学时期每每看见西塘的旅游的文案,就恨不得立即奔去。后来,一天夜班之后,坐上高铁从上海就去了,联系酒店,放下包就直接出去逛了。可是,一夜没睡的期待,在那天幻想全部被烧光了,怎么形容呢,不是想象中的西塘古镇,毕竟已经是个景区了,人来人往的嘈杂已经覆盖住原本静谧低调的古镇气息,散发的是旅游的气息,传递的是人的嘈杂,商业的气息,我默默从街的那头走到尽头,石板路也不觉得稀奇了,临河两岸的建筑都已经被开发成了各式各样的民宿,可是河水却不清透,甚至有些味道。到了晚上,酒吧一条街的嘈杂,更是打破了应有的宁静与美好。那一刻,我昏睡在酒店,第二天就匆忙离去了,西塘,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自己最穷困时,第一次出行的地方,可是却不是想象中的美好。第二次去了南京附近的竹海,可能不是节假日去的,整个竹海进去,游人寥寥无几,爬上山的顶端,看竹叶低语,深吸一口气,感觉自己被周遭净化了,安静,下山时的溪流,让人忍不住洗把脸,正好洗去了夏日自带的那一份躁感,但是却留下了很多蚊子包当纪念品。第三次是在一月出行的,去了一月份想去的冰天雪地,从沈阳到哈尔滨。怎么形容沈阳呢,坐地铁的时候觉得人很多,排队排了很久,冷但是也可以接受,去了沈阳故宫,虽然同行的人形容和故宫差多了。可能由于傍晚的原因,落晖撒在旧时建筑,还是自带了一份错落感。在哈尔滨的时候,对于一个长期在南京生活的人来说,零下24度真的算是冷了,可是,在一月份,竟然没有遇见下雪的哈尔滨,可是脚真的已经走不好路了,毫不夸张的身上贴了很多的暖宝宝,睫毛自带的霜,被哈气染湿的口罩。第四次就是为了自己的大山梦走的,也是被张家界的玻璃桥打动了,去的时候,发现玻璃桥也没那么恐怖,张家界的山也不高,但是暴风爬山的自己觉得很了不起,一天六个小时都在上山下山,也没有在张家界看见云雾缭绕,但是张家界的人情味和规范程度还是很好的,没有被出租车宰,住民宿的时候,店家的饭菜也很可口也很实惠。但是,这些地方去过之后,我都只有一个结论,南京,是我感觉过最好的城市。
可是去过济州之后,我真的有认真思考了,为何脚步需要如此匆忙,如果可以,真的想在哪里停留,就算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愿意每日晨起迎接海上日出,落日余晖之后,边开始入梦,一天静悄悄的来临又静悄悄的结束,用石头垒起的院落,虽然不高,但是足够安稳下一颗心,足够承载的下一份迷茫。我将最平静的心遗失在济州,在城市里停留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