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我才意识到自己有多不孝

​杨双营,80后,家庭主妇。


01

闺女的一只小手使劲儿抠着橡皮,另一只手揉着刚被拍过的大腿,眼里含着泪,恨恨地看着我。

老大坐在桌子对面假装看书,其实脸上已经写满了幸灾乐祸…

嗯,确实是这样,不学习母慈女孝,一学习鸡飞狗跳。

看着她这样子,真是觉得好气好笑又心疼。

在打下去的一瞬间,我又有些后悔,后悔之后又冲她吵嚷了三五分钟。

上学之前我可没打过她,看着自己从小一点儿一点儿养起来的小可爱,每天喜欢还来不及,哪里舍得下手。

心里想着,一定不能让她重复我的童年。

我对父母的教育方式充满了不满甚至是鄙夷。

可是现在,拍打我可爱的小乖乖,几乎快变成了日常。

呵呵。

我对待孩子逆反的第一反应就是:揍她!

跟我妈一模一样。

嗯,这一定是原生家庭对我的伤害太大了。


02

十一年前,为了先生,我辞掉工作从河北奔赴山东,满心满眼的爱情和自由。

没有顾及妈妈跟别人聊起时那一句,姑爷人不错,就是太远了。

我心里想着,不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上学我不也是离家么,有什么大不了,何况总算远离了无休止的唠叨。

婚后我做了安逸的家庭主妇,嗯,好听点儿叫全职太太。

和先生一日三餐,二人四季。空气中都是甜蜜的味道。

完美生活在大女儿出生之后完全变了样子。

突如其来的各种变化,以及鸡零狗碎的婆媳矛盾蜂拥而至。

而我的先生这个时候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变成了异地,他也是有心无力。

婆婆的冷漠导致我得了月子病,几乎卧床不起。

妈妈没有伺候我月子,我没有任何意见,因为她的亲孙子比我闺女只大一个月。

而且在我们的村文化中,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有儿媳妇的妈一般是不会去伺候女儿月子的。

我状况好转之后,先生战战兢兢地带我回到娘家,我们以为迎接他的最起码会是一顿臭骂。

可是并没有。

爸妈说,错不在他,不该迁怒于他,也没有去追究婆婆的过错。

先生几乎跪下。

我心里却是觉得他们真是软弱可欺。

妈妈居然还一直劝我,不该跟老人过不去,毕竟是先生的妈。

我真是觉得咽不下这口气,可又不得不听她的。

只是我发现,从那以后,先生对我更好,对我的家人也更多了几分赤诚。

斗转星移,人心自现。很多东西我逐渐看淡看轻,也感受到公婆的丝丝愧意,只是心里再无波澜,可能这就是不屑吧。

父母的隐忍,其实是给婆家也给我留足了体面。


03

有了孩子之后才真正体会到远嫁的苦楚。

一来,照顾孩子只能靠自己,二来,想回趟娘家太难了。

回家的间隔变得越来越长。

我这才发现,每次回家,父母都变得更加苍老了一些,白发多了一些,腰背弯了一点,脚步似乎又沉重了一些。

可不变的,是他们的热情,甚至更加浓重。

平时省吃俭用的老人,在这时看起来简直就是铺张浪费。


04

我的两个孩子一天天长大,我对她们的期许也越来越高。

倒也不至于要求她们光耀门楣,只是希望她们以后可以有成就感,有尊严地活着,希望她们长大以后依然快乐。

慢慢地,我发现这个愿望其实并不能轻易实现,我不得不对她们严格要求。

嗯,这与孩子爱玩的天性相违。

于是,各种冲突不断。

我努力学习,致力于做一个有素质的好妈妈,在家里和孩子身上实验各种“科学方法”。

然,各种拧巴中发现无法做到完美,仰天长叹,做父母真难!

忽然想到我的父母。

他们初为父母时年纪更小,家里更穷,孩子更多,挣钱更难,琐事更多更累。

他们没有时间精力去学习如何教养孩子。

他们也是一步步各种拧巴。


05

上次我回家,爸爸带回很多茄子,要晒茄子干。

其实他们晒过好几次了,只是我从未参与。

不忍爸爸在烈日下忙碌,我把刀要了过来,他却仍不放心,在旁边笑着要我别切到手。

笑死我了,我可是当了十年家庭主妇,切个一厘米宽的茄子片我会切到手?!

可老爸还是执意嘱咐,又看着我切了一会儿才放心。

我切了一会儿,突然意识到我一个三十几岁的人,在爸爸眼里居然还是个小孩子。

我想起有一次他带回家一大堆吃的东西,执意要我吃一种东西,我随口说,我不爱吃这个。

他好像愣了一下说,“是吗,你小时候最爱吃这个。”

三十几年,在生活中经历了各种滋味,以为自己日渐成熟稳重,却不料,还是父母眼中那个爱着某样吃食的幼小孩子。

几年前,爷爷奶奶相继病逝。期间爸妈悉心照料,尽礼,尽诚,没见他们有多悲戚。

只是,有一日听到爸爸对妈妈说,“有老人在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孩子,没有了才觉得自己长大了。”

当时我听着觉得可笑,现在我却一点儿也笑不出来。


06

看着眼前的闺女,我不希望她们走我的老路,不想她们有一天在家相夫教子。

我希望她们自由,快乐,最好光芒万丈。

想到这,我觉得愧对父母,他们殚精竭虑看着我走出了村子,却只是换个地方洗手作羹汤。

我想,他们对我也是有过期许的,对我的处境肯定也是充满遗憾的。

子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而我,连常常出现在父母面前都做不到,更遑论立身行道。

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惭愧惭愧。

注:本文配图均由作者提供。

今日小知识:

文末引用自《孝经》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这是伍识的第 27 个故事

很高兴遇见你和你的故事

公众号“伍识”欢迎来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