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书法的笔画成形,都由起笔、行笔与收笔这三部分组成。起笔更显重要,尤其是楷书更需重视起笔。
起笔,又称落笔、下笔、发笔,是一笔一画的开端,是点画定格、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其用笔方法主要有逆入,顺入,折入的方法。
逆入
逆人就是逆锋起笔,即采用与行笔的相反方向(欲右先左,欲下先上)遣锋发笔。逆入的用笔方法与不同的笔法结合,往往可以写出势态迥异的笔画来。如与转笔结合,可写出圆头如篆之笔画,表现出沉实浑劲,含蓄端庄的势态;如果与顿笔、折笔结合,则可写出方头笔画,劲健有力,意态昭然。
逆锋在实际书写的过程中,通常表现为两种“逆法”,一是虚逆,一是实逆。所谓虚逆,就是笔锋在空中作逆锋动作,笔锋在逆的过程中并不着纸,也即是空中取逆势。所谓实逆,是指笔锋轻轻入纸,向点画的反方向运行极短的一段,然后再调锋运笔,逆锋一般适用于隶书、篆书,而楷书尽量少用(除写大字)。
顺入
起笔顺入,就是笔锋顺着行笔方向入笔,笔画轻巧流畅,起行浑然一体,神态自然成趣。
从传统笔法看,历代书家在自己的书写实践中,乐于运用逆锋或折锋起笔,这种起笔配合行笔、收笔中的折笔或转笔的运用,可形成两种不同的笔画势态,表现出刚、柔不同的风格特征。
折入
起笔的锋尖自左上方向右下方下落称折锋起笔,即起笔与行笔之间,毫锋运动的方向成一定的角度,起笔处略方有棱角,成方头笔画,显得精神刚毅。也可称之为“露锋入笔”,但这锋不要露出,该起笔法是最常用,更适合于初学者。
调锋
笔画起笔落纸有以上三种方法,最难的是起笔后进入行笔之前的调锋。调锋的关键不是提笔,不是转锋,更不是转笔杆,而是往落笔的反向轻微地推回笔杆。推动过程中,与纸接触的笔毫是纹丝不动,不提高或不离开纸的,只是笔杆略微往回移动了些,笔杆移动后,不与纸接触的上部分笔毫已靠近笔画中心而且几乎是站立的,只要往接下去所写笔画的方向略带笔杆,笔画就被调成了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