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字,是今天最大的感触
以下文字,转自新浪博客 子华,用以表述内心。
年前年后乱事缠身,偶在微博上发了一番感慨:心亡即忙,心都丢失了,人还在忙啥?说者无意,却引发不少博友的好奇。想想也是。从字面理解,心亡即忙是对的,仓吉造字赋予忙的本意吧。
“忙”即心境的缺失。人像一头蒙着眼睛拉磨的驴子,在时间和事业的皮鞭下,疲于赶路,却不知身经何境。你注目过晨起的太阳吗?你注目过来往匆匆的行人?你上班经过的公园广场,你下班必经的超市小店,你偶遇的貌美的陌生人,向你问路的人的心情是急是闲?人忘了生存的境域,忘了“美就在你身边”。从日出到日落,从年初到年尾,匆匆赶路,意不知自已为了什么,又做了什么,记忆底片上留下了什么影像?
“忙”即心绪的缺失。人生没有“境”已平面化,又缺失了“绪”,就只有线条化了。把人生过成单边的直线或曲线,在事业、家庭之间,在爱人、情人之间,在亲人、朋友之间回环往复,似乎荣辱不惊、心如止水;平淡木然、与事无争。很伟人的样子。殊不知人没有心绪、情绪包裹,与没有思想的动植物又有何不同?喜乐就笑,哪怕笑相不雅或笑他个天翻地覆;悲伤就哭,哪怕哭抽了筋,呼天呛地,被记入历史被后人耻笑。“绪”是不缺失的情感生命的外在影像,是生命本真的组成部分。
“忙”是心灵的缺失。人生没有“境”没有“绪”已经很可怖了,再没了其核心部分——灵魂,真就难为其“人”了。有时,我们真像小时候玩的“冰嗄”,在冰面上,在外力作用下沿弧线或静止于点上不停地旋转,似乎忙得不亦乐乎,但留下了什么呢?太阳一晒,小风一吹,淡淡的轨迹荡然无存。这该是“忙”的本义。
写到这儿,我有些茫然。人生几十年,人为什么对童年念念不忘呢?追其原由,其核心部分是那一段他不忙。童年,他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与小伙伴玩他能想到能想起的各类游戏;他有足够多的自由和放纵,每天像阳光一样灿烂,与轻风一起飘逸,与季节一同成长——父母为他撑起了自由飞翔的天空;他能够他愿意与小虫小鸟为伍,和他谈天说地。他有境,有绪,有快乐的灵魂——他是本真的人。
后来呢,后来的人忙于学业、忙于家庭、忙于事业,唯独忘了本我的存在,忘了“人”的存在,忘了灵魂渴望的自由和放纵。
但我并不否认,人应该承担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的人,首先也应该是人,还应该是一个有心人,从一个起点奔向另一个终点时,不单单要低头走路,还要学会抬头看天,看路边的行人 和风景,体味人行走的快乐!其次,要学会“忙里偷闲”,此闲非彼“闲”。此闲乃心之悠然之闲,心境豁然开朗之闲,有品味有香味有情味之闲,要闲得优雅而有气质。就像摘桃子时不忘欣赏云朵飘过桃林刹那儿说给风儿的情话。
还忙吗?该忙就忙吧,别被我的解析蒙住了你睿智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