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毛概课上课之前,老师放了一段视频剪辑,偶然看到了赫本的一段,那是电影《罗马假日》的小部分。美丽而脱俗,灵动而清新,看到当时正值妙龄的赫本仿佛给我的世界带来了一种关于“美好”的新的定义,于是晚上回去我便迫不及待地走入了那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黑白电影。
向往自由的安公主抛开了繁忙的生活像梦一样拥有了一天随心所欲的时光,而生活拮据的善良穷小子在得知昨夜偶然遇到的姑娘的身份时几乎狂喜,内心盘算着怎么利用这一天去发家致富。就是这样目的不同的短暂的一天,他们的相处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一起在广场前沐浴阳光,在露天咖啡店聊天,骑着电车在街上横冲直撞甚至进了警察局,去参加舞会,一起对抗要带走安公主的警卫,一起湿漉漉地逃跑以及那个情不自禁的吻……一天下来没有少了什么其它,但两人眼里却多了一丝柔情。为什么自己肩上的责任安公主不得不回到原来的生活里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到罗马是自己最喜欢的城市并破例下台与记者一一握手,而台下祖布利也并没有把那些为了原来的目的而拍的照片交给报社老板,记者会结束,布利走出了长廊,意味深长地回头一笑,电影便结束了。
一个是身负家国重任的高贵公主,一个是拖欠房租的报社穷小子,这样的爱情桥段似乎并不是很新鲜,然而影片却包含着一个永恒的问题:过程和结果哪个更重要?
对于爱情有人选择轰轰烈烈去尽情享受过程中的甜蜜,也有人选择不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去开始没有结果的感情。自古以来万事万物不会尽善尽美,享受了过程的幸福就要接受现实的离别之苦,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却也错过了几段真挚的感情。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价值观念是不同的,我们不可能以同一标准去评判,所以这是一道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而最好的选择就是听听你内心的声音,面对一份难两全的感情,你会如何抉择?
我想我的选择是前者,去轰轰烈烈地爱,去经历那哪怕只有一天的爱情。对我而言过程是更重要的,如果仅仅从结果而去决定过程是否可以存在是可笑的,每个人有一生即有一死,如果只看到死的结果,那生死之间的生活又有何意义?所以,我想在我或许平凡的生命里选择一个不平凡的选项,我愿意用有限的生命去尽力爱,用力爱,爱得淋漓尽致,爱得轰轰烈烈,因为,这是我活过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