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巴山的余脉,靠近四川的地方,有一座山中的小城,背靠矮山,汉江环绕。人烟繁密,往来熙熙攘攘。再往前倒过几十个春秋,沈从文偶然路过,恐怕他会说这就是另一个茶峒啊,虽然不大,但有码头,有纤夫,在山歌嘹亮的地方或许也会有翠翠般清秀的姑娘,在险峻的河滩上或许也会有傩送般俊朗的少年。我看过老照片,从已经泛黄的照片里,我看到了泥黄色的房墙,乌的瓦片,或是青色的石板,一座座房子从汉江边一直连绵到半山腰,那时水库也还未修起来,据说水浅的时候有些地方挽起裤脚就可以过河,现在不行了,水很深,也淹没了许多有着年代感的东西。照片里的老街也已经永远的沉没在了汉江之中。
我没有读过县志,可我很喜欢历史,所以在大致上,我做了个大胆的猜想,我想我们大都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而来的移民,我们操着西南官话,嗜辣,为人处世处处透露着西南山民的特点,或许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血脉也糅杂着苗汉黎的基因,而处处显得有些许的不同。我想这大概是我很喜欢沈从文的原因吧,他笔下的湘西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血脉混合的世界,能代表着大部分西南地区。言归正传,来看看这到底是座什么样的小城,现在城镇化的进程在很多方面确实使得每个地方的特色少了许多。小城也是,在很多时候我都在想,以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照片上面的毕竟不是全部。不过走在小城,还是能看到许多过往的痕迹,随处可见的青石板,算一个历史遗迹吧,踏在上面有着别样的感觉,特别是在下雨时分,当然不是那种大雨,而是丝雨,慢慢的打湿青石板,青的愈发的青,也渐渐显出了它本来的颜色。要说还有什么有些年代的东西,我想可能就是那座城门楼子了,黑褐色的砖,退了些颜色的木制小楼,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虽是静默无言,可无形之中透露出厚重的历史感,仿佛向每一个路过的人诉说着在这城门楼下发生的事情,我想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这里也会有一个老军士,每天估几两酒,倚在城门上,看楼起楼落,人来人往。
城中想来想去确实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有的只是大多数城市都会有的现代设施和物件。我在念高中时还是喜欢去江对面的亭台楼阁。虽说只是仿古建筑,但总归有些古韵,踏在木板和石板上的感觉也总好过走在僵硬的水泥路面,硌着脚疼。从跨江大桥走过去,最先到的时沿江修造的一段长廊,不长,但走走停停也能耗掉大半个下午的时光。那段长廊是我最常去的地方,一方面是近,另一方面还是近,登山到山顶的话又要很久,去长廊就无关时间长短了,经常去那也是为了锻炼身体,高三那年,整个人就像蒸屉里的馒头,迅速的膨大了起来,仅有的轮廓也被掩盖在深处,有种病态的性情和体态。去那儿的最好的时机还是在早晨,在即将是阳光明媚的早晨,太阳零星的露出几束光,天还是青色,可能会有几颗明亮的星点,或是只露出部分的月,整个城市都十分安静,人倒是有,但不多,大多是晨练的老人。对了桥头那里还有着两家早点铺子,各有特色,一家主营水晶包子,另一家主营小笼包子,味道嘛,我觉得都好吃。所谓水晶包子,其实是用发好的面团包着粉条豆腐之类的吃食,然后放到煎锅两面炸,煎至金黄方为上品,虽步骤不甚繁琐,但出锅的那一刻,油香混合着麦香顺着空气蔓延开来。果真是大道至简啊。
紧邻着长廊的山我也时不时去爬一爬,高兴的的时候会去,不快的时候也会去。权当一个游玩解闷的地儿。当你一级级爬上山顶,最终到达山顶俯视整个小城,无论是高兴还是不快都会变成一种欣悦的享受,我爬山大多不会在途中停留,因为看路旁的景色远没有登高望远来的畅快,目光远去,所及之处,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逃脱你的视野。平时只能看见一段的汉江,这时也匍匐在你的脚下静静的流着,看着江水西来东往,乳白色的水鸟划过幽深泛绿的水面,感受着山风亲抚你的脸庞,没有什么不快能让你塞心,再激动的心情也会变得平静。
平时常见的东西,等到渐远才会想起,还望再见时,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唯一改变的是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