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第五章节,主要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风格及最初的美学思想的形成。
在汉帝国成立以前,我们称当时的中原民族为"汉民族"自然是不恰当的,流行于春秋战国时代的比较正确的名称倒是"诸夏",《论语·八倹篇》云:"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就是最好的例子。所谓的"诸夏"显然暗示着不同的部族之间的联合。这些部族内部有摩擦、矛盾;但是,在更大的共同生存目标下(譬如"攘夷"),暂时完成了一个并不那么严密的会盟形式。(P054)
在远古,是没有“民族”这个概念的,而所谓的“民族“或”氏族“是以血统划分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血统相近的部落融合、继而大部落融合出现国家雏形。所以在古代民族是以血统为纽带发展起来的,同一民族的基础就是有着共同的血统。不同氏族之间还是会有摩擦,但是为了生存,有时不同血统的氏族就会联合起来。
拿祭祀的商周礼器来看,一旦中央的权力受到了挑战,礼器中原有的庄重、权威的特质立刻减低,代之而起的是纯粹审美的、工艺上的巧思。礼天的玉璧,变成君侯间馈赠的礼物,宗教性的礼器,降低为人间的器物,造型与纹饰上的固定性与统一性自然逐渐被轻视了。(P056)
政治上的波动会影响艺术的创作,而艺术也可以反映历史的变迁。东周后期,周天子的地位逐渐下降,各路诸侯纷纷虎视眈眈,这种对权利的觊觎深刻地表现在了各种器皿的铸造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表现中。礼器的宗教性和崇拜性被大大削弱了。似乎从削弱的那一刻,周王朝悲惨的命运便开始了。
我们可以推测,战国前后,各地区争生存的方式,已经从原始的自然形式逐步提高到政治形态。一个地方侯国,为了争霸,强调的是经济、社会、文化上整体的配合,工艺便在这种情况下纳入了全面图强争霸的系统。我们因此也可以说,战国时代的工艺地方色彩,不只是自然环境的地方色彩,更蕴含了复杂的政治、经济、人文上的主观意图。举例来看,秦的写实风格是法家政治下一定的产物;楚的浪漫、激情,与《楚辞》中的章句如出一徹。这样说来,美学思想,一方面逐步从过去的各部族工艺形式中归纳完成,另一方面,也以强大的主导姿态,回过头来指导艺术的发展。因此,在战国前后,随着工艺美术的百家争鸣,中国最初的美学思想也一起产生了。(P061)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实现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由卜巫的宗教迷信文化向以人为中心的理性人文文化的历史转型。在春秋这个转型期,尽管夏商周以来的传统观念仍在人们心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普遍地发生着影响。周天子及其诸侯政治权威的动摇与衰落,学在官府局面的被打破,随之而出现的学术下移、典籍文化走向民间等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又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某种改变,这些变化正是春秋时期思想文化转型得以实现的历史条件,在这种文化思想的背景下,中国最初的美学思想就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