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自从跨入2018年,鼻炎就一厢情愿地和儿子痴缠上了。任凭这个一米八多的大小伙还有他聪明勤快的妈妈用尽浑身解数驱赶、躲闪,始终摆脱不了她不屈不挠的纠缠。在历经十几天吃药、针灸、偏方疗法都宣告失败以后,昨晚十点,我毅然决然地决定,请假,带儿子去第一医院看专家。
六点钟起床,六点半出发,七点半到达医院。等到一切都办好之后,我们来到专家的办公室门前,发现我们前面已经排了很多人。人多,座位少,我们就在病房外等了几个小时,时而站着,时而蹲着,时而坐着。
一直到十点半左右,我们才听到护士喊“15号”。仿佛囚困在笼中的鸟忽然被打开鸟笼一样,我们飞快地坐到了医生指定的位置。
可是,我们千辛万苦等来的专家,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专家,仅仅拿起一根细细的小棒子往儿子鼻子里看了几秒钟,就说,鼻炎。然后就坐下开始开药。我急切地说,医生,这孩子上高三,鼻炎都犯了十多天,吃药一直不好,头疼,今天忍不了了才请假来找您的,您看严重吗?
不重。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为这句话等待几个小时也值了。
拿着医生的药单,我们下楼交费取药。大概是我们久不生病的缘故吧,现在医院结账取药的流程我们已经一点也不知道了,一路打听好几个人才算把药取出来。
回来的路上,儿子跟我有两点感慨。
一是健康太重要。
儿子一直在校园生活,这次到医院看病就像鲁滨逊离开荒岛似的,觉得人间人太多了,太挤了。在漫长的等待医生传唤的过程中,他下楼买了一次早饭,回来后很欣慰地跟我说,妈,咱们这人还不算多的,下边的人磨肩擦掌,以后再也不生病了。我乐了,据说儿子学校加强了请假制度,从他们学校请假离校就像从渣滓洞逃出去一样艰难,所以学生们不到万不得已都不请假了。医院是不是也有这个意思,让你看病又挤又难,所以平时要爱惜健康,尽量别生病。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健康是1,财富、地位、权力、事业等都是后面的0,没有前面的1,后面的0再多也是白搭。所以,我也经常跟儿子说那句话,结交两个朋友:图书馆和运动场。我自己,也是这句话忠诚的践行者。运动和读书这两样东西,三天五天看不出来啥,可是三年五年坚持下来,人的体质和气质不变才怪。我从前身体很弱,今年单位统计2017年的出勤,我竟然是全勤,我真是大大的高兴和自豪,不是为了得奖,是为了我这一年竟然都没生过病。必须承认,这是我近年不断运动的成果。
况且,看病真的是一件很浪费的事。不算交通费,挂号费30,处置费60,药费280。加上之前做的各种治疗,儿子感叹到,一双耐克运动鞋没有了。
看一次病,能让儿子感到健康的重要,也值了。
二是人必须不断学习,如果不学习将来连看病都不会。
这次我们去看病之前,为了节约时间,曾尝试过网上预约,但是因为社保卡没激活,没有成功。我们在办好就诊卡,冲好值以后,被告知到机器上去挂号,后来续费,结账,竟然都是在机器上完成。时代发展太快,我这个年轻人都快跟不上了,如果不学习,不接受新事物,到老了就会成为儿女的拖累。作家六六在《不被同情的老年》一文中说,学习能力不是为孩童准备的,学习能力是伴随终生的。有的人走出校园以后,觉得学习这事就终止了,把时间花在打麻将,烧菜做饭,聊天美色上。也许这一段你觉得很舒服,但是舒服之后,就是老年的渴求陪伴,与世脱节,寻求帮助,以及无所事事。
为了能有一个精神世界丰富且不被人同情和照顾的老年,作家六六写作之余又学英语,又考心理学博士。我觉得她的活法值得人们借鉴,我个人很受教义和启发,现在就在逐渐改变自己的路上。
回家路上,我一边开车一边跟儿子说,我将来到老了肯定有我自己的生活,我留给你的钱可能不是最多的,但我也肯定不是让你太操心的。儿子说,我相信你,不用给我留多少钱。
苏轼写给儿子的一首诗中道: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其实,我只愿我的憨儿壮且勇 ,快快乐乐享一生。